马铃薯农药减量暨增产提质现场考察活动正在进行马铃薯机收。
当前,云南冬季马铃薯正值收获时节。为进一步解决马铃薯生产中病虫害防控问题,推动农药减量和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来自全国各地植保植检站的农技人员以及有关专家来到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开展马铃薯农药减量暨增产提质现场考察活动。此次活动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砚山县植保植检站和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
在砚山县平远镇马铃薯种植大户鲁廷斌的地里,随着马铃薯收获机驶过,一个又一个的马铃薯翻土而出。现场人员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紧挨着的两个地块里的马铃薯明显不同,其中试验示范田里的马铃薯不但数量多、且个头大。
鲁廷斌掂起一个马铃薯说:“真没想到用对了农药,效果这么明显,真神奇!”进行试验示范的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3次“芸乐收”农药。从打了“芸乐收”开始,鲁廷斌就每天到地里查看效果,“其实旺苗期就看出来不一样了,用过的,苗明显壮实,长得丰垄丰行;没用过的,还看得见沟沟里面的土。”
在参会人员的见证下,专家对试验示范田马铃薯进行了实打实收测产,经3次“芸乐收”处理的马铃薯较对照亩增产716公斤。云南省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马庭矗参与了砚山芸乐收马铃薯提质增产试验地块选择和过程跟进,他告诉记者:“通过实际测产,从果型大小比例上对比,明显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在鲁廷斌看来,除了产量增加外,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的品质要好:“品质上去了,才能卖出好价格。”鲁廷斌告诉记者,“今天挖出来的马铃薯,外皮光滑,果实个大均匀,小果实少。小果是卖不出价格的,这种外形好的大果价格才能高。”
据介绍,“芸乐收”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提质增产剂,其主要作用是苗壮、抗病、抗逆、增花保果、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四川省南充市农科院研究员崔富华说:“新产品、新农药的提质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形状、大小有明显区别对照,增强了马铃薯的商品性,从而使农民增收。”
砚山县植保植检站站长赵云柱全程参与了本次芸乐收马铃薯提质增产试验,他认为“芸乐收”将大力推动砚山马铃薯增产提质,从而加快当地特色经济作物生产高质量发展,推进砚山县农业的转型升级。
植物生长调控技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正成为目前现代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专业领域之一,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贡献正在不断得到提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实现农药减量、提质增效、绿色防控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确保产量的情况下减少用药,这就要发挥植物本身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发生和增强营养吸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表示,“这类技术和产品目前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五六年的推广,在其他作物上也进行了试验示范,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增加了产量,提升了品质。希望各级植保站继续支持这些产品的推广试验示范工作,让产品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农民取得更多的收益。”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2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