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中和营镇万亩高标准粮烟协同发展示范项目核心区内,成功引入的5000亩红薯长势喜人。这些高端商品薯甜度高、口感好,备受市场欢迎,仅此一项预计年总产量12.5万吨,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同时,当地通过“烤烟+水稻”“烟粮轮作区粮食+蔬菜”等多种种植模式,带动项目区内294户农户多渠道增收创造条件,农民地租收入和务工收入加起来的年总收入预计达4184.5万元。

近年来,开远市在农业生产各方面持续发力,依托各乡镇(街道)产业特点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产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品牌双提升发展道路,实现粮食、经济作物、畜禽生产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0亿元、同比增长3.1%。
在中和营镇,万亩高标准粮烟协同发展示范项目核心区通过立足稳粮增收一体推进,以“镇党委+市烟草公司党总支+村党总支+镇非公党委+普惠烟农合作社党支部+N”的党建大联盟运作模式,紧紧围绕“一镇一区三村·113”发展思路,依托项目核心区辐射3个村委会,实现土地集中连片运作,探索“烤烟+粮食+N”种植模式,打造“一纵一横”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双向”驱动发展格局。
通过链接引入7家省内外高端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入驻投资,中和营镇成立镇属经营性企业,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发包、居间服务等方式,帮助周边6个村委会600余名农户实现务工增收,帮助各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累计达14个,覆盖率达100%。
“中和营是开远市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乡镇,也是烤烟作物主产区,通过积极探索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耕地保护出成效、农户增收为目标的农业产业新模式,创新开展烟粮轮作、烟后协同、粮经协作等种植方式,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和营镇党委书记张超说。
除种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当地养殖产业也在稳步提升。云南云岭广大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蛋种鸡养殖、蛋鸡鸡苗及鲜蛋生产销售的企业,也是西南地区蛋鸡鸡苗主供企业。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公司鸡苗销售量持续上涨,24台孵化器处于满孵状态,月产健母雏达125万只。
“年初我们制定的目标是鸡苗销售量1400万只,上半年完成703万只。”总经理张强坦言,销量增长背后是高效的产能支撑。对从种蛋到鸡苗需要经过的孵化、初雏管理和雏鸡处理等多个环节,企业要逐一对温度、湿度、空气严格把控,并且对种蛋孵化、鸡苗断喙、疫苗接种等过程全部采用设备自动精准控制,“为满足市场不同需求,企业还推出了‘京粉1号’‘京粉6号’等多个‘京’字系列品牌,准备进军东南亚市场。”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开远市夏粮产量2.97万吨,蔬菜、禽蛋、鲜切花产量分别达15.49万吨、0.49万吨、5.41亿枝,分别同比增长0.6%、3.9%、0.5%。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2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工作
本网讯 为更好满足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息需求,农业农村部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前瞻性。
0评论2024-08-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