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2024-08-30 15:104910

连日来,高台县供港蔬菜、供沪蔬菜迎来丰收季,工人们抓紧采摘、分拣、打包、装车,一车车新鲜蔬菜冷链运输到广州、香港、上海等地,掀起“北菜南运”热潮。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在南华镇义和村供沪蔬菜基地上,工人将一颗颗鲜嫩的菜心采摘、修剪、装筐,一派忙碌景象。今年,义和村供沪蔬菜基地种植上海青、芥蓝、菜心等蔬菜1800亩,一年轮作种植4至5茬。“现在种到第三茬,品质很好,每天有200多人采摘。”甘肃华裕鼎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江伟洲介绍,为保证蔬菜的口感及品质,工人将采摘后的菜心运送至冷库,经过质检、称重、冷藏、封箱等程序后,通过冷链运输车发往外地,一天出菜1800件左右,从开始采摘至目前已发16万件,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骆驼城镇梧桐村的千亩瓜蔬制种产业园内也是满眼硕果,制种番茄、南瓜、西葫芦、西瓜个大饱满,等待采摘。“近期陆续开始收获,番茄1公斤3300至3400元,西葫芦1公斤200至300元。”骆驼城镇梧桐村村委会副主任王贵军介绍,近几年,该村按照多元化、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建设钢架大棚190多座,引进福建金品等两家农业企业发展瓜蔬制种产业,同时通过“联农带农”的方式,吸纳农户参与设施瓜蔬制种种植经营,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在黑泉镇定安村玉米制种基地,一株株茁壮的玉米迎风摇曳,沉甸甸的玉米穗“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村民王金红种植制种玉米已经4个年头,由于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他精心“伺候”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产量较高。“制种玉米效益不错,今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收入肯定比去年高很多。”看着硕大的玉米棒子,王金红笑容满面。

良田优种,丰收在望。今年,该县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稳定高效的玉米制种产业。同时,严把企业准入、基地落实、种子质量等关口,稳步扩大基地规模,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全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呈现出基地做优、企业做强、品牌做靓、产业做精的良好态势。全县10万亩制种玉米预计生产优质种子450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6亿多元。

同时,该县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加大对建立“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提升产品价值。

除了“绿意盎然”的蔬菜制种产业如火如荼,“肉奶皆产”的畜产业也风帆正劲。该县按照“牛羊提质增效、猪禽转型升级、奶业振兴发展、农牧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连续多年出台奖补政策,着力强龙头、建基地、培园区、延链条、创品牌,基本形成覆盖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的现代畜牧业“六园一廊四带”发展格局。今年新(改扩)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10 个,新增规模养殖大户360户。上半年,畜禽饲养总量267万头(只)、牛奶产量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13.4%。新签约(续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项目11项2.28亿元,新增营收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

每天早上7点,地处合黎镇五四村北滩的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挤奶大厅一派忙碌,全自动挤奶转盘不停运转,一头头配戴“项圈”、耳钉标识牌的奶牛自觉进入转盘,经过挤奶员前药浴、挤三把奶、擦拭、上杯、巡杯、后药浴系列操作后开始产奶。“9月至10月是产犊高峰期,也是奶牛产奶较多的时间段,一天24小时4班次挤奶,日产鲜奶105吨。”公司场长许建鹏介绍,公司引进瑞典进口的利拉伐80位PR3100转台和目前最先进的帝波罗软件,可及时监测到滑杯、漏气、脱杯等情况,其更大、更快、更强、更智能的优化设计,为牧场高科技、高效率、数字化生产贡献了“核心”力量。

集荷斯坦高产奶牛繁育、精准养殖、鲜奶生产、优质牧草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由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合资筹建,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4313亩,养殖场占地800亩。现已建成牛舍13栋、现代化挤奶厅1座、挤奶通道5688平方米,并配套建成修蹄间、犊牛岛等基础设施。基地种植饲草4000亩,现阶段存栏牛5200多头、挤奶牛2270头,日产奶112吨,解决100多人就业,形成了“良种奶牛繁育——优质鲜奶生产——粪肥资源化利用—优质牧草种植”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龙头带动,产业兴旺。“县上持续扶持壮大合黎山现代畜牧产业园,实施肉牛产业‘十百千万’增量提质富民行动,加快推进陇黔牧业二期、泉润牧业高端肉牛育肥场、正合祥等3家优质奶源基地和共裕农牧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等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肉牛繁育基地、牛肉生产基地和奶源供应基地,推动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干部李刚表示。

同时,积极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牧草育繁推教学科研基地,初步构建“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育繁推”体系。全县种植牧草113万亩,其中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24.5万亩,年产优质牧草30万吨、农作物秸秆60万吨。今年5月,甘肃农业大学高台牧草种业专家院在南华镇小海子村揭牌,致力高产苜蓿种子研究制种和品种繁育。“去年制种苜蓿平均亩产60公斤以上,其中最高产的有30多亩,亩产平均100公斤,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创纪录的。”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曹致中表示。

产业发展,振兴乡村。高台县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现代农业升级增效,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助力打造业兴、家富、村美的幸福美丽家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6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2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工作
  本网讯 为更好满足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息需求,农业农村部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前瞻性。

0评论2024-08-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