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深化改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08-12 17:135000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农业农村的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农村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战略、举措,推动“三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15亿亩承包地确权给2亿农户,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夯实了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提升了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完善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制度,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的制度藩篱,促进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提高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总体来看,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已经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基础更加坚实。实践再次证明,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经验

回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历程,可以归纳出若干成功经验和规律,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坚持守正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农村改革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是由我国农村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方向决定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形成的,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丝毫不能动摇。说到底,深化农村改革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维护农民利益、坚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基础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始终贯穿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农村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空前提高,加强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的意义更加凸显。党中央强调,要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这是深化农村改革能够平稳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从总体上把握农村改革的方向,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大的原则、基本任务、重要路径,例如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提高了农村改革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继续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在把握方向、坚守底线的前提下,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催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新实践。党的领导是实现农村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的根本保证。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通过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改革方向,通过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改革探索,通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试点、完善、推广”过程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在改革中如何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坚持整体性推进,使各方面问题配套解决,同时也为重点突破创造了条件。坚持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注重城乡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推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向而行;强化“三农”问题整体视角,同步推进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改革。但是,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重点突破为主要抓手,通过牵住改革“牛鼻子”,来推进各项改革。例如,通过深化改革“由点及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又如,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重点突破,就能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实现农村改革的整体推进。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深化农村改革既坚持系统思维,又聚焦重点领域,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公平和效率,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大大提高了改革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这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从“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村改革创新”,这一系列重要表述都反映出党中央推动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能走到今天,关键就是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农村改革成就巨大,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依然较为突出,农村改革整体上相对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阶段,这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动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多年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概括地讲就是,未来几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相比脱贫攻坚,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任务更艰巨,必须用创新思维寻求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办法,用改革法宝清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更成熟更定型,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建设农业强国分阶段推进的路径,也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各项战略谋划,久久为功。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战略下持续推进。要建立同农业强国目标相适应,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典型特征,能够引领支撑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体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等发展导向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要围绕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把握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聚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乡村治理体系、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既有基础性、迫切性又有牵引性、利长远的重大改革举措,不断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总之,农村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着眼历史视野找准农村改革方位,坚持历史思维理清农村改革逻辑,遵循历史规律把住农村改革方向,顺应历史大势谋划农村改革思路,坚持底线、鼓励探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1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5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0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8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3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7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3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