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阳市出现多轮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造成部分农田积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7月16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秋作物农田渍涝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对玉米、大豆、花生灾后田间管理提出技术意见。
根据专家意见,玉米、大豆灾后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抢排积水,对排水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状况严重失调等问题,应及早进行中耕,同时培土,增强抗涝、抗倒能力。
补充营养。对积水时间短、密度大、长势好的大豆地块,不用追肥,使用多效唑等药剂适当进行控旺;对积水时间稍长,长势差的田块,结合中耕追施化肥,玉米每亩追施10至15公斤速效氮肥。田间太湿暂时不能进地的田块,可用无人机叶面喷施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也可以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防治病虫。玉米重点加强顶腐病、叶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必要时喷洒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入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大豆重点加强大豆根腐病、食心虫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喷洒精甲霜灵·咯菌腈、吡唑·氟环唑或苯醚·丙环唑、嘧菌酯等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加入吡虫啉、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做好虫害防治。
花生灾后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及时排水,同时抓紧洗苗,把叶片、茎秆上的泥土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合理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至10公斤,有条件的要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防治病虫草害,对叶斑病、网斑病、白绢病等病害,可喷洒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百菌清、噻呋酰胺等杀菌。科学改种,对死棵面积超过70%的田块,可酌情考虑改种胡萝卜、水萝卜、小白菜、空心菜、甜玉米等生育期短的作物,既能弥补灾害损失,又不影响下茬小麦适期播种。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2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