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高速旁,大兴区安定镇有家名叫一心回乡的农庄。在这里,10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胞正和当地的农业“老把式”一起,打造有机农业全产业链。
印象深刻的“神奇魔术”
驾车驶上京台高速公路,出了安定收费站,大约200米就到了一心回乡农庄。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棚、农田中间,有一处传统小院,这就是10位台湾同胞在安定镇的家。
农庄总经理李岳峰,口音几乎和台剧一模一样。这位49岁的台湾基隆人,已经和有机农业打了20多年交道。简单寒暄后,他给记者表演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魔术”。
“这是我们农庄刚刚摘下来的有机黄瓜。”话音未落,“叭”地一声,李岳峰把黄瓜掰成两截,然后轻轻地将这两截对在一起,黄瓜竟然神奇般地又重新粘到一起了。他拿着其中一段,轻轻晃动,连接的部位也没断掉。就像变魔术一样。
“我当然不会变魔术,掰断的黄瓜能重新接起来,主要是因为这种黄瓜含有比较多的胶原蛋白。”李岳峰面前的一排黄瓜,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笔直的并不多,尽管长相不出众,可它们表皮很嫩,掰开后更是会窜出一股浓浓的清香味儿。
用自然之法种出安心蔬菜
种出这样的有机黄瓜,是不是有啥妙招儿?李岳峰笑着说,这是大自然的功劳。走出小院就是温室和农田,眼前的景象,让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记者直摇头。
跟高高低低的杂草长在一起,有青有黄、有胖有瘦……在农村,谁要把地种成这样的话,是相当丢人的。种西葫芦的地里,菜苗之间隔了半米多。旁边地里种的是菜花,叶子长得也不算好。再往里走,是一大片杂草地。李岳峰笑着蹲下来,用手扒开草丛,里面竟然是一株玉米,再扒开一片草,又发现了一株玉米。
李岳峰说,这种看似懒惰的种植方式,实际上对土壤恢复大有好处,“由于以前农药、化肥过量使用,这里曾经是板结严重的盐碱地。”大老远来北京办农庄,怎么不选一块好地呢?他笑着说,一心回乡团队就是要通过各种生态手段,把板结的土地变肥沃。对付杂草,他们不会使用农药除草剂,而是用机械把草铲掉、粉碎,再就地埋进土壤里,通过搭配使用有机肥,让土壤里增加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群;菜花、西葫芦,采取的都是植物间作的方式趋避虫害,不打药、不施化肥。掰成两截还能再粘上的有机黄瓜,就是用这种方法种出来的。
把美好环境留给子孙后代
“2021年之前我来过北京,但都是以游客身份。”李岳峰说,自己在台湾的时候,听朋友讲过,北京有一条京台高速公路,“来安定考察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条高速就在农庄大门前面。”
来自台湾屏东县的洪国泽是排湾族人,今年28岁,记者采访时,他刚从温室里劳作归来,鞋上还带着泥土。他说,一心回乡团队成员有个朴素的共识——“如果农夫只在乎眼前利益,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人类健康受影响,大地也将失去美好环境,我们的后代该如何生存?一定要把美好环境留给子孙后代。”
2021年底,经由在京台企和大兴区委牵线,一心回乡在北京大兴区的农业大镇——安定镇扎了根。镇里为一心回乡减免了租金、提供了补贴。安定镇农业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京台交流,发挥台企在农业方面的优势特长,促进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互通和产业创新发展。
已经68岁的安定镇农业“老把式”刘占刚,在农庄里和这些台湾同胞共事已有2年多。“同胞们说话特别客气,不急不躁的。”他说,一心回乡农庄种出的黄瓜、茄子等蔬菜恢复了“老味道”,“其实,您说人家有什么绝招吗?不就是用最自然的办法种地嘛。”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