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种番茄都不用担心销售,他们下单我们种植、发货,根本不愁卖。”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镇设施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贾永成高兴地说道。
在农业发展路上,“产”“销”一直是令大家头疼的两件大事,这关乎着生产收入。对此,贾永成积极探索“订单种植与商家收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商家下单,园区种植、发货的订单式种植产业,以稳妥可靠的“订单”农业,让“种有定向,销有方向”,克服了“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等难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这7座冬暖式日光温室就是我们园区二期建设起来的,每座2000㎡占地,总投资350万元。用于番茄种植。隆昌镇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熟化程度高,耕作性能与保肥性都较好,能栽培出甜度高、果实饱满的番茄,亩产达20000斤左右,年利润约为49.6万元。番茄预计4月中旬开始采收,6月底结束,高峰期预计每天采摘量在6吨,主要销往霍林河。相较于电商平台,‘订单式农业’不需要套路。在品控方面,也是从成熟度、品相、大小等维度考察,历经三道关口,最后才是人工装箱发货。原产地直发,直接避开了中间商层层加价,能够真正做到让利消费者和企业。”贾永成说。
“订单式农业”在帮助园区对接市场的同时,也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今年58岁的王玉琴家里种了十几亩地,农闲时会到园区从事种植工作。按日计算工资,每天100到150元,一个月可以挣到三千多块钱。
让市场找到“家门口”的订单农业,不仅增加了收益,更让西红柿种植技术蔚然成风,古北口村很多村民纷纷走进园区工作并学习大棚温湿度控制、加强水肥管理、生物防控等西红柿种植技术。“我来这工作不仅能赚钱补贴家用,还能学到技术,这就像培训班办在了家门口,既有理论知识、具体办法,还不用交学费,又实际又实用,我学得可好啦!我家的大棚今年就种西红柿了!”成方圆说。
“产量高不高,市场好不好,决定着钱袋子鼓不鼓。”隆昌镇副镇长黄俊杰说介绍,隆昌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强化组织引领“抱团式”发展,推动“订单农业”模式扩面增效,以番茄“订单式农业”为依托,发挥“党建+企业+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效益最大化。逐步探索“1+4”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古北口村为园区主阵地,辐射带动隆昌村、大庙村、联合村、隆胜村,努力打造战略赋能、配套完善、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产业园,不仅解决了谁种植、谁购买、谁获利等核心问题,也为农产品的销售系上了安全带。
目前,按照签约的回收价格,种植投资回报率超过200%。通过种前写“合同”,收货靠“订单”的方式,让种植销售无后顾之忧,切实将致富路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种养的积极性,成为助民增收的主渠道。还提升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助力了乡村振兴。(宋盈诺 梁佳靓)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