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搭上“数字化”快车 跑出农业“加速度”

2024-05-13 13:363800

  立夏至,农事忙。在一江两岸,高标准农田里,农机穿梭、无人机飞舞,物联网系统犹如“天眼”,监测墒情、虫情等,守护万顷良田;智慧化大棚里,自动洒水、智能控温,人工智能“运筹帷幄”,蔬菜拔节生长。

  云在转,数在算。近年来,马鞍山市聚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农业发展变得越来越“聪明”。

  “一块屏”带来生产方式之变

  过去抬头看天,如今低头看屏,种好油菜,汪俊心中有“数”。

  2017年,汪俊回乡创业以来,带领团队成立天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手打造了1300亩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秘诀在哪里?

  “秘诀在这里。”汪俊打开电脑,一块屏幕上,气象监测、土壤墒情、苗情监控、虫情测报等一目了然。

  “过去靠人力,现在靠算力。”汪俊表示,智慧大屏的背后,是一个个物联网传感器。它们紧盯作物生长情况,啥时候打药、“喂水”,大屏都能立即给出提示,让他及时采取措施。

  不仅如此,育苗进了“云”棚、插秧用上“北斗”、加工全自动化……从种到收,全程数字化、机械化,搭配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汪俊种起油菜来,人工少了,成本降了,产量却增了,每年可实现油菜加工产值4000余万元。

  接上“云”,连上“网”,生产智能化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在马鞍山,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正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节本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只见,和县蔬菜育苗工厂里,自动播种、智能环控和有机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智能技术,实现育苗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蔬菜亩产量由每年67万棵增加到110万棵;花山区秀山生态果园中,果农正在管护葡萄,有了物联网系统帮忙,浇水、施肥等都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足不出户即可进行农事操作……

  马鞍山市围绕优质粮油、健康畜禽、绿色蔬菜、生态水产等特色主导产业,支持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平台搭建和示范应用,一批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应运而生。

  “一张网”带来组织方式之变

  防治小麦病虫害,无人机来“唱主角”。

  “为防治小麦赤霉病,我们集中抢时防治,一天要处理1万至2万亩飞防订单。”含山辉隆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帆表示,农民只需要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公司立即会把科学的药剂方案、农资供应以及飞防设备带过去,通过机械化操作,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而在辉隆农服中心大厅里,打开大屏,轻点鼠标,“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映入眼帘。通过物联网、云数据等技术,实现该县各乡镇5万多亩农田的地理信息数字化、三维航线数字建模,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农田异常情况警示等一目了然,信息发布、需求对接、交易撮合、售后保障等功能全面上线。

  “这可是我们‘田保姆’的好帮手。”刘帆表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平台,实现“耕种管收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同时,及时推出田间技术方案,记录农户田间管理详情,对接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种植户们也有了‘指导手册’。”刘帆说。

  数字农业,改变了农民的种地方式,也重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随着信息加速整合共享开放,越来越多的大数据转起来、用起来,形成“一张图”,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含山县围绕“含山大米”品牌打造,建立基于物联网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四情”监测系统,为20万亩高标准绿色生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全程可持续、可控制、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服务;当涂县建立河蟹产业(1+N)数字大平台,以最小的投入,解决广大生产经营主体点多分散、重复投资的问题……

  如今的马鞍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田保姆”,玩转数据,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谁来种、怎么种、种好地”有了新答案,农民种地也更轻松、更高效。

  “一根线”带来经营方式之变

  芦苇冒出嫩叶,粽子开始飘香。以往只能去河边采、去菜场买的芦苇叶,如今也能在网上买了!

  “五一”假期刚过,和县西埠镇陶村村民陶在飞的抖音号“皖禾鲜”直播再次开启。“‘现摘现发,产地直销’是卖点。”陶在飞说,通过网络直播,新鲜的芦苇叶一天就可销售500多单。

  一根网线连城乡,不仅货畅其流,也深刻影响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商、直播等新兴带货售卖方式在马鞍山市不断发力,成为带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一根网线带来的影响还在马鞍山大地上深化。

  农业开始增效——含山县陶厂镇司徒村,依托电商运营中心,拉开长线:2023年,种植已有三年的320亩油茶迎来第一次挂果,产出近千斤茶油,收益可达6.9万元;引入短线:种植瓜蒌子100亩,实现瓜蒌子分拣、包装、销售、仓储一条龙,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

  渠道开始拓宽——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带动农产品“触网”上行,马鞍山市名特优农产品线上线下展示展销中心广罗农产品品牌和企业资源,助力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70余家企业入驻,引入商品近1000个,2023年该中心销售全市农产品6000余万元。

  产品开始多元——花山区濮塘镇黄里村的花子家庭农场,除了特色农产品,农场旅游业务也成为了电商直播平台介绍推广的“主打产品”,吸引着众多本市及周边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消费。“通过线上推广引流,当前线上营业额能占整体营业额的30%左右。”该农场负责人周宇介绍。

  农民开始转型——从设计开场白、剪辑短视频,到场景搭建、产品分拣,历经数次培训,当涂县水墨生态庄园负责人储婷开始踏上直播带货之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种植、销售农产品。”她说。

  在一场场培训、比赛中,马鞍山的农民开始有了新称谓——“互联网营销师”“带货主播”……在一次次触网、上行后,“一对活宝”、青舍、含帮生活等一大批电商品牌崛起……2023年,马鞍山市农村电商网销额实现52.45亿元,同比增长87.7%。

  数字赋能,农业跑出“加速度”。下一步,马鞍山市将继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施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探索符合本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路子,推动由“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转变,持续提升全市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水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6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