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需要中关村、中关村助力农业创新。”北京首科集团董事长郭凤鸣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民生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关村代表科技创新,唯有持续不断地科技创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生机活力。
北京市政府批复《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全力发展北京农业。北京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峻峰表示,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农业中关村”方向,一直在以科技规律、市场规律为导向,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齐立兴介绍,四年来,“农业中关村”依托北京平谷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整合全市资源,推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作为核心引擎,集聚发展;几年来,创新成果不断出现,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面向全北京,建设了一批科研项目转化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数字农业示范项目、有机农业推广点和农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农业中关村”一直重视“高度发展”,政策资源“高”集成,科技要素“高”聚集,技术攻关“高”突破,科创服务“高”品质,建设“融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于一体,集“科研创新休闲交流”于一身的高品质科技创新园区,成为国际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
“北京农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唯一出路,必须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果转化经验,建设‘农业中关村’,引领推动农业从科技强向产业强转化。‘农业中关村’聚焦农业科技、聚焦产业项目,链接全球智慧,一头连着研发创新,另外一头连着成果转化。”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主任郅斌伟表示。
本场专场活动,由北京首科集团、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联合主办。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8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1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9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5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