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生产有“智慧”|山泉水养鱼:百年古鱼池里的“智慧经”

2024-04-28 14:105480

四月,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岭脚村春意盎然,沿着村里的小源河一路前行,一口口用当地片石搭砌而成的古鱼池沿河而筑,错落有致。池边苔藓青青,池中上百条数十斤重的草鱼和红鲤鱼自由游弋,成为古村的一道独特景观。

66岁的岭脚村村民余树康蹲在屋前的鱼池边,将新鲜割来的绿草投喂给池中的鱼儿,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鱼池是余树康家的“宝贝”,代代传承,从未荒废。

“我们岭脚村有30多个古鱼池,家家户户都有引进溪涧山泉养鱼的传统,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养鱼,给鱼喂的都是山里的草料和芭蕉叶。山泉水温度低,养殖周期长,养出来的鱼肉质紧实、鲜美可口。”余树康说。

和余树康一样,在休宁县,不少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这样一块几平方米大的鱼池。作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是古休宁人在人多地少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饲草资源优势,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态系统。

一个个自然古朴的鱼池,看似平平无奇,却藏着不少中国传统农人的“智慧经”。

“鱼池由片石累积而成,缝隙较大,可以孕育藻类作为鱼儿的食物;选址一般位于河边,通过竹筒或水管将流水导入沿河的鱼池,再利用山区河道的高低落差,将池水排出去,形成自循环系统;鱼的比例也有讲究,以草鱼和鲤鱼为主,比例为8:2,草鱼生产速度较快,鲤鱼作为底层鱼,可以通过搅动,把粪便等带出去,保持水质清澈;泉水中的矿物质可以让草鱼含有更多微量元素……”

谈起山泉水养鱼的“门道”,研究了大半辈子泉水鱼的休宁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党组成员李文进如数家珍。

在这位“鱼专家”看来,山泉水养鱼既体现了古人面对山区人多地少、旱涝难测等不利条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生存发展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山泉流水养鱼还形成了丰富的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及饮食文化,这些文化的实践与发展是传统农业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文进说。

如今,在一代代的发展实践中,从古鱼池衍生出了“二代鱼池”和“三代鱼池”,在传承原有农业智慧的同时,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优化池水循环等,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求。

在黄山休宁泉水鱼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欣荣的泉水鱼养殖基地里,30多个鱼池依山而建,山涧清泉汩汩流过,通过开展尾水处理工程,对养殖的尾水进行过滤、沉淀和净化等工序后,再排入河流,实现了“以水养鱼、以鱼保水”的生态循环。

  

“我们的‘三代鱼池’通过搭建保温棚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温,鱼池内为循环水,对水资源更高效地利用,同时我们还在加强对本地土著鱼种的育种研究,让品种更加多元化。”余欣荣说,他们养殖的泉水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供不应求。

越来越多的泉水鱼正从山坳里的鱼池“游”上城里人的餐桌。截至2023年底,休宁县21个乡镇中有17个发展泉水鱼产业,共建成泉水鱼池6391口,家庭养殖户达4000余户,泉水鱼产量突破2090吨,实现综合产值5.6亿元。

“我们正在加速推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希望让这一古老的农业文化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同时我们也在推进泉水鱼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更好地发掘泉水鱼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李文进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8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1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9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5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8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6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