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辽宁奋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2024-04-11 13:37510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辽宁省提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上探新路、当先锋。

丰富的种植、畜牧、水产与森林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提供了重要发展基础。辽宁省是粮食主产省,通过持续加强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机械化利用率,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2010-2022年期间辽宁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由2.9%提高到3.41%,粮食单产水平提高20%以上,用3.41%的粮食播种面积贡献了全国粮食增加量的5.34%。辽宁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2023年新建和改造设施棚室6.1万亩,蔬菜、水果设施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辽宁是畜牧和水产养殖大省,海水养殖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全省规模化畜牧养殖率达到71%。2022年全省肉、蛋、奶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9、3.07、1.15和2.39倍。辽宁还是农业“土特产”和林下经济大省,柞蚕、梅花鹿、食用菌、坚果、山野菜和浆果等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通过新突破三年行动,辽宁要以农业优势特色资源为基础、以优质农产品生产为目标、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为手段,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设施建设和海洋牧场建设,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促进优势粮油产品、名优土特产品、设施农业优质产品、森林海洋产品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现代农业大基地。

众多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培育现代农业大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辽宁一直把建设现代农业企业作为实现农产品原料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16家发展到2022年的76家,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3家,规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预计1490亿元,同比增长10%。2023年1-10月份全省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建设食品工业大省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开门红”。通过新突破三年行动,辽宁将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源和原料产品优势,聚焦食品加工全链条产业,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的各类农业大企业,补齐农业大企业数量规模少的短板,增强经济效益低的弱项,完善精深加工缺的断链。加快培育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强、农产品物流贸易企业活、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企业好、乡村休闲旅游康养企业优的现代农业大企业。

“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布局为发展现代农业大产业规划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辽宁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内外联动,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对辽宁发展现代农业大产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案》提出,实施品牌强农工程,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健全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5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大产业要以实现大基地与大企业协调发展为导向,以现代农业大基地为基础,高质量建设农业产加销贸服产业一体化,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以现代农业大企业为核心,形成区域内纵向产业集聚融合、区域间横向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集群横向扩大,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韧性。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电商农业创新引领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大产业要针对不同区域资源优势特点,通过大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服务业等大企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外产业资源集聚、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休闲旅游、体验教育、文旅创意、健康养老融合化发展,加快发展各具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协同共进、优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大产业。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需要有良好的发展营商环境。辽宁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明确提出“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到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更具活力,乡村治理更加有效”的主要目标。辽宁省城市化率、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较高,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能够更加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对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营造良好的软硬件发展环境。辽宁产业门类齐全、工业体系完备,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能够更好做优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县域经济与乡村经济协同联动发展,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大产业发展,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农业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坚实的产业发展生态。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辽宁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筑牢粮食稳产保供根基。辽宁省2021年已完成3375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又新建设390万亩,2023年5月辽宁省颁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不断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辽宁省拥有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东亚种业等育种实力强的农业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支持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深入开展农科教企、产学研用联合育种攻关,近年来成功培育并推广了大批高产、优质、稳产、绿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锦稻109”“辽粳433”“沈稻529”“盐粳219”“沈农508”等水稻品种荣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7个玉米自交系入选“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辽宁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水稻、玉米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和91%,位于全国前列,有效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辽宁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稳定在500亿斤,比“十三五”期间提高35亿斤,接下来还应持续发力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做强现代农业“芯片”,培育种业龙头,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吕杰单位系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者张芮嘉单位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8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1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9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5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8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6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