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N”,焕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2024-03-06 13:395350

春寒料峭,挡不住万物复苏的脚步——阳澄湖边,垂柳依依,水鸟齐飞;湖岸之上,阡陌交通,田肥麦翠。无人机从天空喷洒除草剂,联合作业机在田地轰鸣,一片繁忙的春耕场景。

近年来,相城区阳澄湖镇新泾村积极复垦闲置农田,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将耕地进行了统一发包,与苏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机械化播种模式,科学化种植,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乡野园、农家乐、渔家乐等农文旅融合乐园又在阳澄湖边这片沃土上培育了出来,吸引了更多的“城里人”回归乡村,感受美丽乡村。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旅游化+农业基地+网络零售+N,让乡村振兴的脚步扎实了起来。

复垦地焕发新生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阳澄湖边的相城区新泾村。受到冷空气影响,天气来了个“大变脸”,农机手也趁着尚未下雨的时机,出动多架次无人机,为这片绿色的麦田播撒除草剂。

“原本这里都是零散的荒地,大的承包户看不上,小的农户又‘打破头’。”新泾村的老党员刘阿姨告诉记者,在阳澄湖边原本有多块闲置地块,无序垦种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村庄环境的整体形象,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经常造成村民之间的矛盾,引起纠纷。

在新泾村党委的沟通协调下,新泾村启动了闲置土地综合整治提升项目。通过整治,原先坑洼的土地被平整为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蔬菜地、水稻田,平整的土地、纵横交错的水渠、整齐划一的田埂、靓丽的“美丽菜园”。

整合耕地资源后,新泾村将所有耕地进行了统一发包,与苏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机械化播种模式,科学化种植,使用无人机等现代化方式进行播种,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前都是农民手工打药、除草、插秧,现在的机械化、科技化种植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同时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新泾村党委委员陈骁告诉记者,新泾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村结合“撂荒地整治”“退渔还田”“复垦复耕”等工作进一步壮大耕地面积,现有3000余亩优质农田,2023年村集体收入910万元,实现了三年翻番的发展目标。

农业旅游实现新场景

从苏州工业园区宽敞的柏油马路,转入阳澄湖畔的羊肠小道,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绿色,身后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天空中盘旋着一群群白鹭。村庄环境变得美丽有序,美丽的乡村景色让游客驻足停留,也不断带动起周边的渔家乐、农家乐,甚至五星级酒店悦榕庄也开始进驻……

记者漫步在这个阳澄湖边的小村庄,农家乐的广告牌和名称也变得“网红腔”。记者走进一家“稻梦空间”,这个以垂钓、烧烤、私人农庄、果蔬采摘为主要经营方向的乡村亲子乐园,不断吸引着市区的游客前来。

“钓龙虾、钓鱼、自己包一块地种菜,邀请四五好友来‘自己的农庄’野炊。”“稻梦空间”农乐园的经营者是新泾村村民李金福,他利用复垦土地,做起了“旅游”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白领每个周末都到这里来,他们自己认领了土地,养花、种菜,然后带回去分给邻居、同事。”

“阳澄湖的绿水,就是我们的金山,而眼下这片沃土,也让我们农民的收成越来越好。”一开始做虾、蟹养殖、销售的李金福,看准了眼光,办起了农乐园,田园散养鸡他卖135元、有机蔬菜卖5元一斤;承包给“城里人”的小菜园,1800元一年,“依靠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我们的收入也来越好。”

科技赋能助力新农村

通过引进全自动化农机公司、与江苏苏垦集团共同推进农业机械化、引进外资大力拓展“农业+旅游”产业链,新泾村以“沃野千里”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经济不断提档升级,促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农家乐、亲子乐园等第三服务产业蓬勃发展。

在农业的发展中,新泾村坚持“科技助农”,积极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新兴发展优势。相较于传统种植业销路狭窄、价格波动等问题,村委会靠数字网络平台,发挥新业态发展流量优势,将传统种植业与网络零售业(电商)相融合——“新泾大米”“水果玉米”“神兽草莓”“农渔蔬”等当地优质品牌的农产品,以青年助农直播、电商平台、团购、社区拼单群等方式向群众大力推广,凭借直面消费者销售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群众收入大幅提升。

阳澄湖边的优质水源地,让新泾村的农业果树生产极具品牌价值。“依靠合作惠农,我们不断推广产业互促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优质企业来到我们村,帮助农民一起致富。

苏城景致现代农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承接学校食堂原料配送为主营业务的货运配送企业,对于蔬菜原产地的“有机、安全、新鲜”具有高度品控要求。为保证时令蔬菜供应、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新泾村村委会积极协调公司与周边农业基地积极对接,建立“景致农业园”,并与多家知名蔬菜基地建立了“定产定收”的合作关系,目前已有农业种植共建基地10510亩。

苏城景致的进驻也带来了实力强劲的货运冷链企业,为农业基地提供了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务,保证了农产品的及时运输。同时,农业基地也为货运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运输效率。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速度和质量,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土地复耕、科技助力、产业化经营、农文旅融合,让老百姓的钱袋子看得见地增长,我们乡村振兴也变得实实在在。”陈骁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7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1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9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5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8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6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