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探访元江释迦果种植产业发展

2024-02-29 12:423680

  时下,正是元江县释迦果采收季节。走进元江县农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润公司”)释迦果种植基地,一个个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释迦果的清香,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打包、装箱,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元江县立足热区、通道、绿色、多元“四最”优势,以“抓大、升规、增量”为目标,着力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高“产”效益,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这一连片700亩的释迦果种植基地,就是元江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的生动写实。

  擦亮地理标志品牌

  释迦果是世界五大热带名果之一,原产于热带美洲,喜爱温暖干燥的环境,多栽种于热带地区,因其形状酷似佛教中释迦牟尼的头型,故取名“释迦”,又因为自“番邦”引入,故又称为“番荔枝”,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高档果品之一。

  元江释迦果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今天,已走过70余载。从粗放种植到科技赋能,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从品种单一到百花齐放……一个个青绿色的释迦果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金果果”,推进元江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1995年,元江县从广东省农科院引进释迦果新品种,找准特色优势,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干部齐心、企业协力,一起舞好“龙头”,带动释迦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发展。在海拔400米至1200米区域,元江县因地制宜引导发展释迦果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优化,从2016年开始规模化种植。

  “元江县地处低海拔地带,是典型的干热河谷立体气候,非常适宜释迦果生长,也是国内释迦果种植的核心优势区。”元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健琪介绍,以农润公司为龙头引领,全县建成适度规模、标准化、设施化释迦果种植基地8个,其中千亩以上基地2个。目前,全县释迦果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投产3000亩,实现产量2400吨、产值6600万元,辐射带动新平、红河、元阳等周边地区发展2万余亩的种植面积。

  针对产业起步晚、品种单一、科学栽培管理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元江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外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元江县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建设“云南省谢江辉专家工作站”等7个省级、2个市级基层科研工作站,对元江县释迦果产业信息咨询、科学化栽培技术、新品种资源引进等一些关键技术和堵点难点问题给予技术支撑。目前,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获得10个专利,引进释迦果新品种6个,正组织制定元江番荔枝(释迦果)种植技术规程。

  2021年3月,“元江番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成功,标志着“元江番荔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番荔枝地理商标。

  龙头企业带动示范

  近日,记者走进农润公司释迦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布满一棵棵释迦果树,果树上一个个体型饱满的释迦果挂在枝头,空气中涤荡着果实的甜香,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乱石连片的荒山秃岭。

  据公司总经理普亚云介绍,曾经这片山坡满山石头、土层稀薄、干旱缺水,这样的土地难以耕种,甚至因为跑水、跑土、跑肥,连元江当地普遍种植的芒果、荔枝等林果都种不好,因此被当地种植户称之为“三跑坡”。

  看着这片荒废的土地,“艺高人胆大”的普亚云决定把荒山改成田地种植林果。2016年,普亚云采用砌成石墙、坡改成梯、梯改成地、地改成林的办法改造了200亩荒地,同时在基地内修建了蓄水池、水肥池、沼液池,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的滴灌、微喷管道等农业设施。经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措施后,如今种上的释迦果树已硕果累累、绿树成荫,昔日荒芜的石头地如今长满了“发财树”。

  “在改造后的石头地上种植释迦果不容易患根腐病,而且种植出来的果树花期长,挂果期可控空间较大,结出来的果实香甜可口。”普亚云说,现在公司的种植技术已经达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释迦果的上市时间。正是因为这样,元江的释迦果在节后成为市场的新宠果品而供不应求。

  “他家的释迦果来晚了就没货了,今天收了400多件,搬完就拉到昆明空运去北京。”收购商李忠强告诉记者,今年是他收购释迦果的第四年,元江释迦果近年来市场行情越来越好,很多买家都指定要元江释迦果,他的收购量每年都在增加。

  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润公司着力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中坚力量。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负责种植管理技术研发,通过合作社、协会等向农户推广宣传和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其中,成立于2016年的元江县禾润水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131名成员,公司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开发成果应用已推广5家种植企业使用,种植户73户;沼液滴灌技术开发成果应用推广3家企业投入使用,并有效改善作物生长及寿命,平衡生态;土工膜快简蓄水池应用已推广建设23座,有效解决高山基地缺水现象,从根本上提高水果的品质。

  此外,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还配套完善分选厂、冷链等,为果农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服务、采后处理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对农户种植的释迦果进行统一分级收购和销售,提高了全县果农的种植管理水平和果品品质。

  而今,在公司辐射带动下,元江县释迦果从零星栽培逐步转入规模化和商业化种植,带动农户788户,每年季节性用工达1.5万余名,成为带动农户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为了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23年5月,元江县印发通知,以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分类组建了12个由“土专家”“田秀才”和县内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技术、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把科技支农富农落实到田间地头,确保每个基地有领导挂包联系、有技术人员帮扶指导。

  “从2018年起,县级派农技人员到基地服务,已开展培训36期2160人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了专业技术人员15名、青年农场主5名。此外,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还配套完善分选厂、冷链等。”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婷告诉记者。

  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特色水果产业,而今释迦果种植是元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元江县通过建立技术交流群和“院校专家”“乡土专家”线上指导,“屏对屏”交流,打通生产、需求、销售、技术等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组建“联合舰队”做好释迦果产业服务,已为680多人次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户6870多人。同时,技术人员会带领企业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让企业在栽培管理技术特别是人工授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现在元江县释迦果坐果率可达100%,畸形果大幅减少,大果率和果型端正率明显提高。

  此外,为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元江县把“农民田间学校”建在农润公司的释迦果种植基地,这也是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观摩学习基地。结合果树生长管理特点,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已为5780人次开展释迦果种植管理、修剪整形、人工授粉、产期调节、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采后处理等技术培训,接待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观摩学习56期2490人次。

  2023年12月,元江县举办了首届番荔枝丰收节暨品牌推介会,以“节”为媒,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及云南省商标协会、广西释迦果产业协会、各类媒体等,通过参观番荔枝品种展示、参与品鉴和观摩等,让更多人认识“元江番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如今,释迦果产业发展在元江县方兴未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示范带动当地农户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下一步,元江县将抓好释迦果种植基地示范引领作用,突破关键种植管理技术,加强元江释迦果区域品牌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为干热河谷地区石漠化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样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干热河谷地区和县内洼垤乡、龙潭乡等地区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区域,把释迦果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打造成高端水果基地的示范样板。(记者 熊长青 高乾恒)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