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2024-01-17 15:293950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产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把促进产业兴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农民持续增收,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了根基,农民就业持续增收有了依托,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群众,乡村振兴也因此迈上新台阶。但也应看到,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产品较为单一、特色不明显、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唯有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内生动力问题,才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要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推动乡村产业“优质化”。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质增效越来越成为支撑广大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一方面,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完备的现代乡村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深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强化产地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依托区域内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开发区域内的名优特产品,把产品发展成产业,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二是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化”。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乡村产业绿色化不是简单的生态层面的“绿色”发展,是在资源保育、产地环境、生态修复等维度上,借助科技手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资源,保护产地环境,推进农业绿色科技创新,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以绿色发展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一方面,大力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技术,积极推动水土资源节约和化肥、农药高效利用,全面开展农业环境污染防控,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的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绿色产业,畅通生产、加工、消费链条各环节,以绿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推进传统农业与精深加工、文旅、康养等产业结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三是推动乡村产业“特色化”。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强做大富民特色产业。当前,农业产业结构正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元化的农产品生产转变。农产品既包括食用农产品,又包括文化产品、生态产品;乡村产业,既包括食用农业产业,又包括农村的文旅产业、生态产业和康养产业等。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特色农林产品种质资源保护,挖掘特色农业文化价值,打造一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深厚历史底蕴的农耕文化名片;另一方面,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发展优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菜篮子”产品。从生产端拓宽食物供给种类,持续推动畜禽产品、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稳产保供,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大力促进奶业振兴,发展名优水产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草业。

四是推动乡村产业“品牌化”。品牌是无形资产,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大力发展名牌农产品,有利于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消费,促进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乡村产业品牌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能够有力有效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优化配置,有利于推进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品牌化,要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