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遵义桐梓:高质量“农业+就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4-01-15 15:243900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业品牌越叫越响,就业帮扶推进扎实,巩固衔接成效凸显……近年来,遵义市桐梓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做细做实就业帮扶措施等,形成了全县上下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激昂旋律。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桐梓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发展根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狮溪镇黄坪村高标准农田。陈桂良摄

狮溪、木瓜、茅石等乡镇,原本零散的小块田变成了集中的大块田,一条条机耕道纵横交错,灌溉排涝沟渠、管道修建规范,提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处,群众纷纷点赞。

“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我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农忙季节,再也不为找不到人工干活犯愁了。”狮溪镇黄坪坝区种粮大户娄方书说。

据了解,2019年以来,桐梓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8.596万亩,其中2019-2020年1.56万亩,2022年13万亩,2023年4.03万亩。涉及狮溪、水坝塘、芭蕉、木瓜、松坎、新站、小水、九坝、花秋、风水、高桥、官仓、茅石、尧龙山等乡镇,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筑牢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措施。近年来,桐梓在守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立足本地特色优势资源,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切实做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桐梓方竹林。杨瀚摄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近年来,桐梓因地制宜发展方竹、红粱、烤烟、大豆玉米、蔬菜、生猪、肉牛、肉羊、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桐梓拥有20万亩原生方竹林资源,先后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和“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近年来,桐梓全面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财政资金撬动、鼓励大户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笋林面积和丰产林面积,并配套修建桐梓·中国方竹交易中心,解决方竹笋的保鲜和销售问题,在狮溪镇箐坝山、楚米镇高山村等方竹较多地方修建采笋“轻轨”,解决笋农运输笋子难的问题。

如今,桐梓方竹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2023年方竹笋产量5.6万吨,产值达6.2亿元。另外,桐梓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政策扶持、标准规模养殖、畜禽良种繁育等措施大力发展畜禽养殖,2023年全县发展高粱种植14.6万亩,产值1.44亿元;烤烟种植5.2万亩,产值1.8亿元;生猪存栏56.75万余头,出栏48.12万头,产值11.55亿元;肉牛存栏9.238万头,出栏4.58万头,产值6.64亿元;肉羊存栏11.31万只,出栏11.18万只,产值2.57亿元;家禽216.3万羽,家禽产值2.25亿元;发展蔬菜30.83万亩,食用菌3434亩。

狮溪镇油菜地。彭光杰摄

培训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桐梓县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大力培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投资5000万元,位于狮溪镇箐坝村的贵州箐柏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在生产车间,整条生产链井然有序,不一会儿,一包包成品方竹笋就展现在眼前。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农副产品的分拣、储存、包装、销售及其他相关服务的农业公司。该工厂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地新鲜方竹笋的销售问题,还解决了当地30余人的就业。

“我们公司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可生产8000斤,年产值可达上亿元。”贵州箐柏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家刚表示。

在位于官仓镇的贵州欣益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也正在生产线上忙着生产果汁,只见工作人员将精挑细选的水果进行破碎、打汁、过滤和UHT高温杀菌。一会儿,一瓶瓶颜色鲜亮、美味可口的果汁就呈现在眼前。该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果汁加工厂,现有员工20余人。原料主要来源于全县各乡镇(街道)生产的时令新鲜水果。

在桐梓,像贵州箐柏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欣益食品有限公司这样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有146家,涉及大米、菜油、方竹笋、蔬菜、水果、肉牛、肉羊等农特产品。

近年来,桐梓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同时也把做好易地搬迁群众后续扶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让他们稳定增收,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楚米镇马元岩社区就业帮扶车间。陈桂良摄

走进楚米镇马元岩社区就业帮扶车间,伴随着缝纫机的嗒嗒声,一条条裤子在工人手中穿梭成型。据悉,该车间于2018年由引进的凯来服装有限公司建立,车间主要生产男式底裤,现有生产、包装两个区间。帮扶车间的建立,大大方便了社区群众就近就业。

“工资还可以,我们这个是计件的,多劳多得。手脚快的工人,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在该车间从事缝纫工作3年的当地居民娄方敏说。

据了解,该车间现有30余名工人,大多是马元岩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为方便群众既就业,又顾家,车间采取了计件算报酬的模式,工人可自由选择上下班时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桐梓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因地制宜,结合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在搬迁安置点引进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把就业帮扶车间作为带动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稳定增收的有效载体,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32个,吸纳就业3930人。

“老板,这个秋裤怎么卖?”

“这个不贵,只要10元。”

走进蟠龙社区,一排棚式摊位整齐地安置在道路旁,水果、服装、干货、美妆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吸引不少顾客前来询价、购买。

燎原镇蟠龙社区可移动式摊位。陈娟摄

前段时间,由珠海市鹤洲新区援建的24个可移动式摊位在蟠龙社区投入使用。临时摊位的建立,满足了蟠龙社区搬迁群众的就业创业需求。

该社区居民赵婷婷开了一个美妆铺,主要经营修眉、美甲、化妆等业务。“租了这个摊位,我不仅有了一份收入,还能带娃儿,而且收入也还不错。”赵婷婷对此很满意。

据了解,通过东西部协作,桐梓县除了在蟠龙社区修建了24个可移动摊位外,还在新河社区修建了1个钢棚菜场和16个摊位,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同时,桐梓县还通过培育产业、动员外出务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抓实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下一步,桐梓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彭光杰、陈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