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河北沧州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024-01-08 14:513840

日前,沧州特色农业发展再结硕果: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沧州市5个旱碱麦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目前全市旱碱麦绿色食品A级产品达到11个;经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认定,青县、肃宁、献县、吴桥等县的4家蔬菜基地入选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名单……旱碱麦、蔬菜等一大批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沧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沧州坚持把发展壮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突出特色、延伸链条、提高效益,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统筹全市408万亩盐碱耕地,制定目标、布局和实施计划。抓好旱碱麦种植推广,加强“以种适地”,做强种子“芯片”。2023年新培育“沧麦16”“沧麦17”两个品种,目前本地培育品种总数达13个。2023年全市100万亩旱碱麦总产24.5万吨,秋播154.7万亩。强化体系建设,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作用,加快建设以旱碱麦为重点的盐碱地特色农作物育种、种植、推广、加工体系。截至目前,沧州市旱碱麦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4.6万亩,认证产品产量达到1.1万吨。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区域、企业、产品品牌体系,大力实施旱碱麦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把“绿色、有机”作为旱碱麦农产品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培育旱碱麦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大力挖掘旱碱麦农产品生产消费主导产品,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目前,黄骅旱碱麦种植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黄骅旱碱麦”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创建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围绕“安全、绿色、营养、特色”目标,明确“一园、三场、五基地”建设重点和实施计划,2023年全市完成蔬菜播种89万亩、产量393万吨。加快蔬菜基地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蔬菜生产棚室2.1万亩,目前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达5家。强化种苗繁育和品质提升,青县司马庄等4家合作社被认定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化基地。目前,投资超10亿元的蓝田(青县)农发城、杭州一鸿肃宁市场正在加快建设。

培育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2023年签约农业项目38个,总投资154亿元。育强主体,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拥有农民合作社9457家、家庭农场6787家、社会化服务组织3108家。壮大龙头,实施“龙头提升”工程,支持青县唇动、盐山雪菲宠耳等企业提升规模。目前全市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0家,共培育涉农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聚集产业,对1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建成6个年产值超50亿元集群、5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实现烤鸭坯产能全国第一、皮草交易量全国第一、鲜梨出口额全国第一、红枣交易额全国第一。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沿线因地制宜打造中药材、精品瓜菜等10个特色产业种植区。

加强资源要素保障。打造平台载体,围绕技术集成、产业融合,打造献县乐寿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12个。完善基础设施,聚焦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强化融资支持,与建行、中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