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明年“三农”工作政策重点

2023-12-25 15:16405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此次会议传递出明年“三农”工作政策重点。


  重点一:“千万工程”学习运用的重要性提升


  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受访专家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千万工程”学习运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2024年,很多工作将围绕“千万工程”展开,很多政策也会陆续到位,推动“千万工程”取得更大的成效。


  “千万工程”部署自2003年。这项缘起于浙江乡村环境变革的探索,催化带动了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成为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中国梦的“起手式”。


  “浙江‘千万工程’的目标指向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内在契合的,浙江今天乡村振兴的领先优势正是源于‘千万工程’在全国的率先谋划与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认为。


  中央财办等部门曾在今年7月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各地积极学习,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千万工程’的特点是小切口、大成效,应该用更大力度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记者说,从这次会议的精神来看,明年推广的力度和成效还会更大。


  李国祥说,浙江“千万工程”的切口是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通过推进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等改变村容村貌的过程,成效是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


  重点二: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李国祥认为,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明年粮食生产目标的落实,将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粮食产量。要进一步提升水利保障,建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保障系统。


  重点三: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李国祥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起好步、走得稳、行得远,能够造福农民,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李国祥说。


  关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李国祥认为,应该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6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1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8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4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7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6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