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金融力量

2023-12-25 15:11375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对2024年“三农”工作作出部署。

  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三农”领域的重要会议,为来年的“三农”工作指明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并推动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带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相辅相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

  一直以来,无论是推进“三农”工作还是建设农业强国,金融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多项部署,金融机构大有可为。

  首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高标准农田是高产稳产的保证,是巩固和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不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还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要将基本农田进行整治提升,更要同步提高与农田配套的基础设施,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开拓思路,创新模式,抓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的关键点,以耕地保护、利用与提升为核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帮助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立足职能定位,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护提供信贷支持。建立并完善符合条件的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及时跟进,开辟项目资金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项目融资流程能够更快推进。引导和撬动更多商业银行参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筹措资金,为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其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建设农业强国,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人民。因此,农民增收是农业强国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的人力和资金支持下,各地发展起了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需要金融机构抓好县域乡村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这个关键点,推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岗位扩展。支持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开发优势产业,将更优质的金融资源向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领域倾斜,帮助各地释放发展势能。优化县域乡村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鼓励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大户的创业发展,从而带动周边村民的创业和就业。积极为农村地区对接优质产业和就业资源,以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等方式,增强共同发展动能,推动区域协同互嵌式发展和全国各族群众的共同富裕。

  再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农作物受灾率和成灾率逐步降低。但随着极端天气的频发和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愈加明显,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仍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必须提升的重要能力。

  毋庸置疑,农业保险是金融助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一环。保险业金融机构需要继续提升金融科技建设,为农业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完善农业大灾保险制度,一方面,将更多农业财产纳入保险标的,持续扩大农业大灾保险的保障覆盖面;另一方面,要鼓励各地分支机构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更符合地方需求的农业大灾保险产品。提高农业保险和农业大灾保险的互补支持能力,提升保险赔付标准。完善工作流程,规范赔付认定标准,提高定损理赔效率。就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要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的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地区未雨绸缪,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根据受灾地区和受灾情况提供应急金融服务,帮助受灾地区做好救灾工作。银行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还应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帮助一线工作人员提升识别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