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全省台资农林企业超千家 粤台农业合作催生更多新业态

2022-10-09 09:116090

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亚维浓生态园打造帐篷节文化品牌。受访者供图

  秋天,惠州亚维浓生态园微风徐徐,游人如织,采摘台湾蔬果、欣赏缤纷花海、亲近“软萌”动物……十年来,以亚维浓为代表的台资农林企业在广东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以来,国家在我省陆续批准设立2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3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省政府先后批准设立4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2018年以来,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2021年专门出台“农林22条措施”“粤台农林34条措施”,为台胞台企在广东发展农林产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如今,全省累计有台资农林企业超1000家,其中11家在粤台企获评为2021年度国家及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一批农林台企在转型发展的同时,催生更多产业新业态,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苗圃基地变生态园助村民就业

  亚维浓董事长、台商吴欣浓告诉笔者,惠州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客家聚集地所带来的亲切感以及当地政府的招商诚意,是她最初选择来到这里的原因。2002年,吴欣浓与父母一起在惠州投建1300亩苗圃基地。当时,这里是惠州最大的苗木种植基地,风景树、绿化树、果树一应俱全。

  2010年,由于苗木市场紧缩,在当地引导农业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推动下,吴欣浓决定开始企业转型。此后,这片基地逐步发展为集农业种植、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台湾水果、台式民宿、台味佳肴成为这里的特色名片。

  如今每到丰收时节,亚维浓生态园里常能见到村民背着背篓,售卖刚从地里采摘的蔬果。由于生态园是热门景区,加之游客对于原生态农产品的偏好,这些蔬果不愁销路。“节假日和秋收季节,我们会邀请村民来这里卖货,不收租金。”吴欣浓说,每年他们会告知当地农户今年园内所需的农产品,“订单式”解决销路问题。

  家门口有了3A级景区,引来众多游客,不仅让村民掌握营收新渠道,同时也收获就业新机遇。目前亚维浓生态园内加上临时工共100余人,大多是当地村民。

  共建农村合作社扩大凤梨种植

  随着这些年粤台交流逐渐深入,农业合作形式不断丰富。走进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仙鹤社区,可以看到一座座由半透明薄膜覆盖的温室兰棚散布谷间,棚下是各色盛开着的兰花,构成一道绵延十数公里的花卉长廊。其中,一部分是由包括臻香兰业在内的20余家台资企业所种植。

  “最初是看中这里适宜兰花生长的气候,再加上县里的邀请,决定来试一试。”谈及投资初衷,韶关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翁源县臻香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斌说。来到翁源后,让他眼前一亮的不仅是保姆式动态跟踪“惠台暖企”服务机制,更是这里所搭建营造的销售平台和交流氛围。

  自2016年起,翁源每年都会组织台企参展“中国兰花之乡”兰博会,拓宽销售渠道。在县里,常常可以看到台商与当地花农、农林企业家交流种植经验,互授选种技艺。截至目前,翁源共引入兰花品种超千种,推广优良品种超200个;打造县域品牌,成为“中国兰花第一县”,江尾兰花特色小镇也应运而生。如今,翁源以兰花特色产业为主导,加快创建“兰乡古韵”廊线乡村振兴示范带。

  更多出台扶持的优惠政策让台商看到了广东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2021年出台的“粤台农林34条措施”提出,台湾同胞和台资企业可参与我省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了解到政策利好后,台商李智泽第一时间与9名廉江市青平镇周边村民一起,申请成立湛江市慕田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是2018年来到湛江的。”李智泽回忆,当时接到佛山市禅城区卫健局驻那毛角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邀请,到廉江帮助规划建设扶贫产业。经过调研,他发现廉江的地形及气候十分适合种植凤梨,于是成立企业,开垦出300亩凤梨种植基地,传授当地村民种植技艺。

  今年,合作社成立之后,基地扩大到400亩,合作模式更加清晰。李智泽介绍,合作社提供凤梨种苗并在生产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果实成熟后,合作社以统一价格进行收购,并将扣除经营成本后的盈余用于成员的分成。“希望能够帮助农民在供应链中争取更多收益。”李智泽说,将抓住参与建设合作社的机会,与社员农民一同打拼,创建美好乡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1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5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0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8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3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7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4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