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农科盛会 筑梦前行——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圆满闭幕

2022-09-20 08:474810

9月15日至19日,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9届杨凌农高会成功举办。八方宾客齐聚杨凌,共话农业科技创新,共商农业合作交流。5天时间,线上线下累计参观人数294.8万人次;现场签约49个项目,签约金额295.08亿元;线上线下交易额4.87亿元。

“解锁”高精尖农业技术

本届农高会上,一大批对接云计算、物联网、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的高精尖农业高新技术被“解锁”,数字技术、智能科技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颠覆着传统农业。

9月17日,大禹节水集团展区的大屏幕上不停切换着数据、图表、抛物线、实景图,展示台上整齐摆放着水资源遥控终端、一体化地下水检测仪、雷达水位计等设备。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款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慧管家’。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大田、设施农业整体的线上管理,包括监测植物生长状况、管护服务以及农产品的溯源。”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赵阳介绍。

来自山西忻州保德县的赵文斌对大禹节水集团的设备非常感兴趣,他说:“我是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保德县非常缺水,十年九旱,没有水农作物收成就没有保障,看了这套系统后我感觉可以用在我们的农业发展中。”

北京展区内,一款能够实现“鸡脸识别”的畜禽健康状况巡检机器人科技范儿十足。“机器人只要在鸡舍里‘转悠’一圈,通过前置摄像头就可以给鸡‘量体温’,精准捕捉到体温异常的鸡。”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怀波介绍,“同时,这款机器人还可收集鸡舍任意位置的温度、湿度、PM2.5等环境数据,对鸡舍进行巡检,一旦发现有异常,就会通过后台进行数据上传,让养殖户及时进行处置。”

昆虫雷达侦诱信息指挥中心、AI柔性水果品质快检设备、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新技术、新装备,让人目不暇接。先正达、大疆科技等300多家知名企业带着国内外现代农业良种、良技、良机、良法、良艺来参展。

农民“取经”又“淘宝”

9月16日,记者在第29届杨凌农高会B馆见到了连续6年参加农高会的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世红。她说:“今年我又来农高会为养蜂‘取经’。不仅展示自己的新产品,还要从其他展商身上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提升合作社蜂产业的发展水平。”

对周世红来说,是农高会帮她解决了养蜂路上“缺技术”的问题。“养蜂初期,在农高会上认识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黎九洲老师。他是养蜂专家,我就向他询问养蜂技术。此后,黎老师不怕山高路远,多次来到宁陕县给我们解决各种蜂病问题及养蜂技术难题。”周世红说。

从最初的10箱蜂群,发展到如今的3000余箱蜂群,周世红的合作社可年产优质生态蜂蜜3万公斤以上。

在农高会“淘”到致富“宝贝”的桑桑农庄创始人桑莉,今年带着成果参展。桑莉介绍,过去自己种植夏黑、户太八号和摩尔多瓦葡萄,销售偏向电商渠道,但由于摩尔多瓦葡萄皮薄、雨季容易坏、运输过程中烂果率高、口感不适合鲜果市场等原因,桑莉一直想用一个附加值更高的品种来替代。

带着这样的想法,2020年桑莉来到杨凌农高会。“了解和品尝会上展览的蓝宝石和妮娜皇后两个葡萄品种后,随即决定引进这两个葡萄品种。当年就种植了150亩。”桑莉说。今年,桑桑农庄种植的妮娜皇后和蓝宝石面积达300多亩,由于市场稀有,每公斤卖到了300元。

看展览、学技术、买种子……农民朋友带着需求而来,满载成果而归。据了解,本届农高会举办的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和9场农业实用技术讲座,线上线下接待、培训农民群众12.9万人次,有效促进了农业实用技术走向田间地头。

推动国际农业交流合作

9月15日,2022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在杨凌示范区以视频方式召开。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表示,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已成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开展农业领域合作、交流经验做法的有效途径和平台。

农高会期间,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陕西)隆重揭牌,举办了中非农业交流合作实践与展望研讨会,全国首批4家联合中心签署《对非农业合作伙伴协议》。在第十六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上,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129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路径。

9月16日,第29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全球推介大会暨大会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阿莫诺夫表示,希望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找到可以解决农村数字基础设施问题的有效方法;伊朗缺水条件下灌溉和非常规水资源管理卓越中心驻华代表迈沙德表示,希望在智能灌溉管理规划系统方面与中国展开相关合作;亚美尼亚中国合作关系发展中心副主席达维特希望本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代表与杨凌在农业科技和应用创新等方面互通互惠、共同发展……

今年,还举办了首届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在塔吉克斯坦展位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商务代表浩利克佐达·菲鲁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介绍着家乡美食和特产。“这次我们带来了家乡的核桃、干果、柠檬等特产,还带了家乡的宣传彩页。通过这次展会,我想把更多的塔吉克斯坦企业介绍给中国,成为两国企业间合作沟通的桥梁。”他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