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揭榜挂帅”保丰收 全省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守护粮油安全

2022-07-15 08:474300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如何在农业现代化的战场上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如何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为了答好这道题,今年4月,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组织了2022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行动通过“揭榜挂帅”,以农技人员参与基础性示范服务和创新性技术竞赛的方式组织开展。

其中,粮油生产基础性示范服务要求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中涉及粮油生产的农技人员,均要按照正高级、副高级、中初级职称,分别服务不少于500亩、300亩、200亩,影响带动不少于500亩、300亩、200亩的标准,深入基层为“粮”服务,通过服务练就过硬的农业技术基本功;“揭榜挂帅”通过发布技术标准较高的榜单,鼓励农技人员奋力揭榜,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大比武,点燃了农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产业、服务农户的干事创业热情。

自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各相关产业广贴英雄榜,各路英才挂帅忙。短时间内,高产高效、绿色防控、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基础性示范服务和“揭榜挂帅”源源不断地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

这场范围广、程度深的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正助推着全省各地写好粮食生产答卷!

黔西市雨朵镇高标准农田

“今年我们示范点水稻单产要向850公斤冲刺。”6月初,在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茅坝村,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水稻小面积超高产杜玉婕团队,正指导村民开展水稻大田移栽。农技专家从种子选择、集中育秧、水稻移栽、田间管理等细节进行悉心指导,让水稻栽培新技术成为粮食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

炼苗、运苗、移栽……随着水稻机械化的推进,一株株翠绿秧苗整齐划一植入水田,迎风舒展、绿意葱茏。

“三夏”时节,田间忙碌。镇宁自治县响应全省号召,组织全县农业技术专家人才下沉村生产一线,与村干部、村民们进行夏季栽种交流,摸清粮油种植情况,为粮食安全生产“把脉问诊”。

在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马铃薯种植大户选择希森6号、兴佳2号等优良马铃薯品种,配套覆膜盖土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科学种植管理,获得了丰产。

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激励各级各类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揭榜挂帅”吸引各路英才“献计献策”,更好地服务“三农”,专家直接进村、技术直接到田、指导直接到户、责任直接到人,提高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水平。

“揭榜挂帅”黔辣团队到习水县土城镇红卫村开展辣椒轻简化绿色高效技术现场培训会。

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精心组建团队,揭下“在不同生态区域筛选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榜单,将在13个大豆品种当中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宜该生态区域的品种。“揭榜挂帅”团队蹲点调研并下沉指导,全程服务生产,以点带面提高绿色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促粮油作物单产提升。

近日,记者到贞丰县龙兴街道五里岗村了解到,该村的大豆玉米种植处于管护的关键阶段,黔西南州农技专家正在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病虫害防治难题。

“开展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能够达到玉米原来的产量不变,还能多收获一季黄豆。目前,我们的玉米和大豆都进入了管护的关键时期,在点上的农技人员会继续努力,把病虫害控制下来,完成示范的目标。”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植保质检科科长、正高级农艺师李思梅对村民说。

今年,贞丰县完成大豆种植1.8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4800亩。结合“揭榜挂帅”行动,该县将继续发挥农技专家作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强化示范引领,提升种植水平,确保稳粮增收。

粮食生产一刻不能缓,“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一天没停歇。7月12日,碧江区传来增产好消息。受省农业农村厅委托,铜仁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碧江区农业农村局蔬菜中心承担的净作鲜食玉米(国悦1号甜)小面积超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实测面积1亩产量为1588.3公斤,超过目标产量88.3公斤。该中心是报名参加全省第一批“揭榜挂帅”榜单组织。

揭下“粮油”榜,挂好“安全”帅。据了解,今年全省粮食生产任务为4156.4万亩,产量较去年只增不减。但受今年气候影响,农作物普遍晚播,任务十分艰巨,必须确保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实现单产大提升。为此,在创新创业行动技术服务总团下设了水稻、玉米、薯类、高粱、油菜、杂粮、大豆花生等7个粮油专家服务工作组。各组专家深入基层,对粮油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作详细指导和现场示范,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种植水平。

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全省2万余名农技人员结合自身专业能力“揭榜挂帅”,分别负责相应揭榜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

“这次行动给我们年轻一代农技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现业务技术、提升能力水平,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将竭尽所能完成好相关任务。”省级大豆油料专家服务工作组成员、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凡迪说。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审核发布榜单226个,吸引了19817名农技人员参与基础性示范服务,其中全省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参与率达92%以上,开展“揭榜挂帅”团队1829个(19000余人),对“四个100万亩”高产领办示范责任项目、1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347.6万亩大豆种植任务实现了技术指导全覆盖,为圆满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