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技术 | 羊肚菌规模化大田高效栽培技术

2022-07-13 08:554630

羊肚菌号称“菌中之王”,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味美,口感柔嫩,营养价值高。人工种植的羊肚菌出菇时间快、周期短,市场价格可观,种植前景好。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立足实际,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植羊肚菌,羊肚菌规模化大田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大大提高了农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瓮安县羊肚菌播种一般在10月底至12月初进行,这时气温基本上低于20℃,适合羊肚菌的菌丝生长和子囊果的形成。根据以往种植经验,本文从田地整理、菌种选择、播种、出菇管理等环节,介绍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选地。可选择土质疏松、靠近水源,且排水良好的地块。

2.田地整理。大田种植时,可选择畦作的方式。先用松土机耕地,深度控制在20厘米,畦面宽100厘米,畦沟宽30厘米。羊肚菌栽于畦面,畦面上均匀挖两道种植沟,两沟距离在50厘米,沟深6~10厘米,沟宽20厘米左右,畦沟可起到很好的排水、防涝作用。

3.建棚。羊肚菌菌丝生长需避光、保湿,而子实体的生长需要弱光保湿,光线过强或温度不够,都不利于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以,应搭建人工遮阳棚。一般分为平棚和拱棚两种方式:

①平棚。平棚的棚顶平整,搭建成本低,棚内面积较大,空气流通通畅,便于田间操作与管理。具体作法是:使用钻孔机在地面上沿同一方向分行钻孔,钻第一行孔洞时,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是3~5米,孔深控制在0.5米,钻完孔后插上竹竿,竹竿长度为2.5米,竹竿露出地面约2米。第一行钻孔工作结束后,再钻第二行孔,每行距离大概控制在3~5米。依此类推,直至将种植面积合理利用完。接下来,就是做好遮阳网的固定工作:在竹竿顶端钻出垂直的小孔,用脱膜线把横纵的竹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稳固的棚架,然后在棚架上铺遮阳网,可选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遮阳网固定完成后,为了得到更好的遮阴效果,可在播种沟两侧撒些小麦种,播量以2千克/亩为宜,小麦种优先出土生长后,可为羊肚菌起到一定的遮阴作用。在平棚内种植羊肚菌,保持土壤湿度很重要,适合菌丝体生长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70%,为此,应用喷灌设备的雾化喷头,将水加压雾化喷到田间,维持羊肚菌在平棚内生长所需的土壤含水量。

②拱棚。拱棚相对平棚来讲,高度比平棚矮,搭建时,需要门形钢管做骨架,取长度为3米、直径为8毫米的钢管弯成顶部长1米、两侧高1米的门形,每间隔2米插一个钢管,插入土层深度控制在0.3米左右,用脱膜线将钢管骨架连接,再盖上遮阳网。水分保持上,喷灌设施应在遮阳网上方,保持喷水位较高。若此时外界温度升高,可用稻草铺于遮阳网上方,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

4.菌种选择。根据瓮安县的气候条件,一般选择六妹系列的羊肚菌品种进行栽培,购买栽培种时应选择到口碑好、生产正规的菌种公司采购,避免因菌种质量问题造成生产受损。好的菌种颜色纯,有菌香味,菌丝生长整齐;坏的菌种五颜六色,有臭味、酸味、酒味,菌丝生长杂乱无章。

5.播种。为确保土壤的湿度保持65%左右,播种前两天需进行田地浇灌,直至土色变深发暗,手捏成团、抛之即碎,手上留有湿印,为适度含水量,适宜播种。将菌种剥去袋子后,捏碎至直径1~1.5厘米大小的菌种块。在厢面上开20~30厘米间距的小沟,沟深5~10厘米,将揉碎的菌种撒施沟内,每亩菌种用量150千克左右,之后用铁耙子将厢面上的土回填沟槽,覆土3~5厘米厚,并用黑色薄膜进行覆盖,膜上要开少量的直径2厘米的孔,起到保温、保湿、通气的作用。

6.“补料”操作。在播种后1周左右,看到厢面上出现“菌霜”,即无性孢子层,此时要进行“补料”处理,对准备好的营养袋的一面进行开口或者开孔处理,按照每亩地平均1800个外源营养袋的标准,将开口或者开孔的一面紧扣在厢面上。

7.保育与催菇。播种之后,为确保菌丝的健壮生长,要抓好温度、水分和营养的控制,温度控制在8~18℃,土壤湿度控制在60%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如土壤表面发白,可轻微雾化喷水。营养袋摆放15天左右,气温回升后,进行撤出营养袋、移除地膜、增大通风、浇透厢面(注意避免积水)等催菇处理,白天地表下5厘米处温度控制在8~12℃,夜间降低棚内温度(地表温度)至3~5℃,拉大温差至10℃以上,切记避免低于0℃的低温(地表温度)出现,以免原基发生后冻伤而夭折。

8.出菇管理。第二年2月以后,随着气温回暖,羊肚菌菌丝发育速度明显变快,瓮安县羊肚菌出菇期一般在春季3—4月,此时,菌丝长出羊肚菌的子实体。

①温度控制。由于春季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偏多,有利于促进子实体的生长,一般情况下,羊肚菌子实体在10~18℃内均可生长。若温度较高,可铺盖2~3厘米的稻草进行降温处理,也可以在早晨、傍晚、阴天打开遮阴网,适当通风,确保羊肚菌能吸收充足氧气。

②光照。羊肚菌子实体有向光性,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适度的散射光是生产优质羊肚菌的必要条件,散射光的强度,对羊肚菌的色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出菇期,将光照控制在“三分阳七分阴”最为合适。

③湿度控制。出菇阶段要求土壤含水量在50%~70%,这是羊肚菌顺利生长的必要条件。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喷水时,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最好以喷雾补水为主,确保给水均匀、适量。

9.采收和加工。羊肚菌的菌盖脊与凹坑棱廓分明,说明羊肚菌成熟了,可及时采摘。此时,肉质厚实有弹性,羊肚菌香味浓郁,单菇最重,品质最好,若不及时采摘,极易造成羊肚菌过熟,商品质量下降。采摘后来不及销售的鲜菇要及时干制,可用烘干机进行干制,然后将烘干的羊肚菌装入密封的塑料袋内储存。

10.常见问题。

①羊肚菌播种后出现杂菌污染。原因:羊肚菌养菌阶段常常出现绿霉、链孢霉等杂菌污染,主要原因是菌种裸露在地表、土壤水分偏大、温度偏高造成。防控措施:播种前进行晒地、石灰消杀等工作;播种后养菌阶段严格控制土壤湿度在55%~65%,出菇阶段空气湿度控制在90%左右,严防高温高湿,通过加强通风降温降湿;有杂菌生长的地方,可用生石灰覆盖。

②羊肚菌出现烂根。原因:羊肚菌出现烂根主要由于细菌污染引起的,常常有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或酸臭味。防控措施:播种前进行杂物清理、污染物清理、石灰预处理、暴晒等;播种后通过通风降温,控制棚内的空气温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等不利环境因素;当发生细菌性病害的时候,用生石灰将发生区域覆盖或圈住,避免病原物向周围蔓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