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保生产促丰收 农业企业勇当粮食安全“守护者”

2022-07-11 08:36476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前,全国夏收夏种工作接近尾声,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玉米等夏播已近八成,早稻和秋粮长势良好……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坚实支撑。其中,农业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发挥其技术、资金、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全力保障农业生产,致力粮食丰收,勇当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者”。

  加快育种 培养希望之芽

  “2021年我们落实玉米制种面积8.3万亩,占全国玉米制种272万亩的3.1%,占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140万亩的5.9%。”敦煌种业董秘顾生明介绍,公司年产玉米种子3503万公斤,占全国新产种子9.93亿公斤的3.53%,可播种大田面积为1946万亩;其中自有品种产种1268万公斤,可播种大田面积为704万亩。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除了供人食用,还可广泛应用于饲料生产、石油化工等领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27255万吨,比上年增加1190万吨,增长4.6%,玉米产需缺口呈现缩小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随着国内玉米产量增加,供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国内饲料粮供应有保障。

  敦煌种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玉米育种技术先后经历优良农家品种筛选、杂种优势利用、单倍体、分子育种等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立的育种技术体系。目前,我国处于以常规选育为主的“2.0时代”,并向单倍体+分子育种的“3.0时代”迈进。

  走出这一步并非易事。2019年至2021年,敦煌种业研发费用合计2908万元,研发支出总额逐年上升,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维持在较平稳水平。据介绍,公司制种面积落实后给农户提前预支1000元/亩至1200元/亩,用于购买化肥、农药,支付水费等。此外,公司还派出384名技术专家长期驻点,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做指导。

  “2021年,公司共有28个玉米新品种完成了申报和晋级,其中4个新品种完成了国家级试验程序,4个新品种完成了省级试验程序。”顾生明介绍,公司完成了17个玉米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申请,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4个。

  规模作业 播撒繁盛之苗

  小暑后的黑龙江,生机盎然的绿色仿佛望不到边。“从现在水稻株高、分蘖等情况看,属于丰产长势,预计7月25日前能完成抽穗。”北大荒八五九分公司总经理尹显鸿介绍,当前温度、墒情适宜,公司种植的水稻、玉米、大豆长势良好,大豆进入盛花期,株高已达到50厘米以上,公司正在全面开展健身防病作业。

  2021年,北大荒实现播种面积1042.9万亩,实现粮豆总产598.9万吨(近120亿斤),同比增长5.4%。公司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的背后,离不来农业现代化的加持。2021年,公司购置更新机械5728台套,实现区域内农机总动力32.93万千瓦;当年末,区域内实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达99%。

  如今,这些设备又多了一双“眼睛”。北大荒定制开发农业生产智能管控系统,在16家分公司进行示范应用。2022年,各分公司区域内家庭农场更新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设备近1万台(套)。目前,各分公司四轮乘坐式插秧机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设备的达到80%以上,插秧作业标准和效率大大提升。

  粮食生产不仅要高效,更要优质。北大荒农业发展部副部长暴勇介绍,今年北大荒以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为载体,结合农牧共作、文旅结合、订单定制,打造水稻、鲜食玉米、高蛋白大豆,小麦等多种类优质农产品。其中,公司重点打造“龙垦2021”高端优质稻米基地,通过实施专品种“种管收”的一条龙标准化管理,提升稻米品质。

  “我们努力构建‘农地运营+数字科技+资本运营’经营模式,打造国内一流高科技的农地运营商和农业服务商,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北大荒相关负责人表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北大荒总经理马忠峙表示,公司将国家粮食安全与公司使命紧密结合,将其内化为公司发展和企业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北大荒将使命感与责任感放在肩上,推动公司焕发生命力和竞争力,扎根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繁荣发展。

  环境友好 共育丰收之果

  既要消除杂草,又要保证粮食作物正常生长,先达股份的除草事业犹如“在瓷器店里捉老鼠”。针对水稻田内的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公司已经开发除草剂吡唑喹草酯,2023年有望通过登记。预计未来(2024年至2027年)在中国水稻田能达到每年5000万亩到1亿亩次的杂草防除,有效保障水稻丰收。

  种地大户面对的最大植保难题之一就是防除杂草。除草剂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其更新换代的过程一直进行。随着近年来杂草抗性的产生,对除草剂研究提出了更新的课题,对农药安全性、环境友好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先达股份副总经理、市场总监陈恩昌介绍,公司将技术下沉到农村,直接为种地大户提供除草技术支持。当前,公司在国内市场投入7300吨农药,可就大豆、玉米、水稻、花生、小麦、高粱等多种作物提供除草服务。

  实现“高产出”与“可持续”的统一是农作物生产面临的一大挑战。先达股份相关负责人分析,中国人均耕地有限,以前为了提高土地的产量,除草剂使用量较大,老除草剂的多年重复使用,加快了除草剂抗性的产生。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企业开发高活性、不易产生抗性的新靶标化合物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发了专门的除草剂进行示范,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撑。”陈恩昌表示,公司持续研发“新作用机制除草剂”新品种,拥有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真正实现“藏粮于技”。

  “喹草酮解决了高粱田野糜子等‘超级杂草’无药可治的技术难题,可以说是全球第一个可以安全应用在高粱上的超高效除草剂。”陈恩昌透露,当前高粱田缺乏有效的苗后禾本科除草剂,2021年上市的喹草酮填补了这一空白。未来5年,预计每年喹草酮可应用于500万亩高粱田,助力粮食高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5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0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8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4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7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8-28456

安徽肥西:“三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网销品牌
2024年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商务局以“三个注重”推进特色农业网销品牌培育工作,助推网销品牌培育提质增效。

0评论2024-08-2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