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火花技术”点亮农业科技未来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开展农业“火花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2022-06-14 09:384210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开展农业“火花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农业“火花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通知》印发的形势背景、征集要求、多元支持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如何看待和对待近年我国农业科技领域涌现出的多年生稻、耐盐碱大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人造肉”等众多创新“火花”?

  答: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领域频频闪现的这些创新“火花”,不断吸引公众眼球,让人们期盼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变革,但同时,实验室成果短期内难以快速落地,有些甚至是夸大式的宣传报道,又让人们怀疑其真实性、可信度。如何看待、对待这些农业科技创新“火花”,让星星之火成长为重大成果,我们认为,应坚持4条原则。

  一是要以初见的欣喜,积极地看。以科学精神来对待每一项“崭露头角”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坚持尊重的态度、学习的态度、欢迎的态度,从战略储备的角度积极开展跟踪、挖掘。二是要以满腔的热情,全面地看。积极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进行全面审视,只要符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就应予以鼓励和包容,并着力把握其总体趋势和基本规律,发掘其中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三是要以客观的冷静,理性地看。坚持实事求是,站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实需求等角度,系统分析新成果新技术的科学性,深入研究新成果新技术的可行性,充分研判新成果新技术的方向性,既不以老观念抹杀新事物,也不让主观性代替客观性、真实性。四是要以中性的态度,辩证地看。树立辩证思维,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用审视的眼光去正视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强定期跟踪,加大多点验证,在最终结论出来之前,不以偏概全、不束之高阁、不大肆渲染、不着急下定论。

  问:为什么开展农业“火花技术”征集工作?

  答: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把创新能力提升摆在突出位置,也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一是稳产保供需要农业科技创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迫切需要抓好种子耕地“两个要害”、农机装备“一个支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加快优良品种培育、耕地肥力提升、重大病虫害防控、智能装备研制,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是绿色发展需要农业科技创新突破。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内在逻辑,迫切需要更加聚焦绿色低碳、生态安全、环境保护,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三是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农业科技创新突破。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迫切需要更加聚焦优质高效、节本增效、农产品多功能开发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问:如何界定农业“火花技术”?

  答:农业“火花技术”是指处于萌芽状态或成长阶段、尚未规模推广,但未来有可能对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等农业科技成果。本次征集的范围包括:农学、园艺、土肥、植保、畜牧、兽医、水产、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学科领域,以及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学、农用新材料、智慧农业等前沿交叉领域的农业科技成果。同时,该成果应具备以下条件:对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或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尤其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油料等作物生产和产业发展能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在理论、技术或方法上有一定程度创新和突破,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较大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经济实用、便捷轻简,潜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问:有哪些农业“火花技术”的征集推荐渠道?

  答:农业“火花技术”征集工作长期有效、分批进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本次通知为第一轮征集通知。主要有3个推荐渠道:一是自主推荐。成果所有权单位或个人都可自主推荐。二是单位推荐。由农业农村部部属相关事业单位,各省农业农村厅科教部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涉农科研院所(所一级)和高等院校(学院一级),涉农全国和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等择优推荐。三是专家推荐。由农业领域1名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或2名以上副高级职称专家联合推荐。我们欢迎有关单位和人员踊跃推荐。

  问:对农业“火花技术”的总体工作考虑是什么?

  答:除了本次征集工作,我们对农业“火花技术”谋划部署了征集捕捉、综合评价、多元培育、跟踪监测、推广示范等一揽子工作,通过加快建立“五大机制”,让火花变火苗、让火苗变火炬,努力将农业科技创新的每一点“火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一是建立农业“火花技术”的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信息情报机构的“尖兵”“参谋”作用,加快组建农业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搜索团队。围绕国际国内农业生物、装备、材料等领域前沿动态,开展农业“火花技术”的查找、汇集、上报,对首次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专利、新装备等建立“第一次”清单,确保盯得住、跟得紧。

  二是建立农业“火花技术”的评价机制。加快组建一支科学素养深厚、科技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和跨学科理解能力强的专家研判团队,从科学性、新颖性、紧迫性、可行性、经济性、不可替代性等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捕捉、征集到的农业“火花技术”定期开展甄别识别和研究论证,对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风险挑战作出科学的研判,分析演进规律、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作出评价结论,提出工作建议。

  三是建立农业“火花技术”的追踪机制。发挥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安排技术追踪团队,牢牢掌握“火花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并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学家队伍,发挥他们在新技术新成果创新壮大中的主力军作用。

  四是建立农业“火花技术”的支持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金融资本、风投基金共同设立农业“火花技术”专项,对可行性高、颠覆性大、前沿性强的“火花技术”进行重点支持。强化优惠政策支持,对成长潜力大的农业“火花技术”,推动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有关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享受税收抵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并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引导农业“火花技术”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商请相关部门探索构建优先审查机制,增强授权的及时性和专利权稳定性。

  五是建立农业“火花技术”的推广机制。对于实现重大突破、经严格论证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新成果,优先列入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遴选一批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园区等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确保安全。对于产业化前景较好的新技术新成果,发挥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平台作用,融合政府、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成果的中试、孵化、转化,打造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接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加快其转化落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