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七星关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2021-06-01 16:505270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谱写了乡村振兴新华章。

“以前种菜全凭经验、靠感觉,现在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定时定量精确种植,工作轻松,事半功倍。”走进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盛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放眼望去,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盛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产业配套项目,投资约5000万元,于2018年投入使用,园区分为农业景观展示厅、新品种推广展示厅、花卉展示区、立体栽培展示厅,主要用于蔬菜种植、花卉种植以及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观光园一角。

园区实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科教培训、技术研发、休闲观光等功能,棚内黄瓜、西红柿、南瓜等名、特、优蔬果,把整个大棚装饰的五颜六色,令人叹为惊奇。

园区的建成为七星关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智能温控、供水施肥、无土栽培等信息化种植管理技术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为搬迁群众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目前,园区采用“龙头企业 贫困户 基地”模式,吸纳100多名搬迁群众到园区务工,带动其就近就地就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目标。

科技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为农业生产端提供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也改变了农业的生态。近年来,七星关区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朱昌镇,智慧农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事业相得益彰。

辣椒育苗。

“我们的蔬菜一年可以种八茬,比以前的产量提高了近十倍。”走进朱昌镇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排排蔬菜苗在大棚内整齐划一,村民忙着给新栽的菜苗浇水、除草,为全区“菜篮子”供应提供保障。

该园区于2020年4月开始建设,项目用地508.3亩,温室建筑面积186750㎡。为了让蔬菜更好地生长,园区采用的是第八代冬暖式大棚,有效缩短了作物生长周期,实现高产、高效、高能。同时,园区配套建设4500㎡的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完善包装车间、分拣中心、冷藏库等建设,确保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目前,园区建设蔬菜直销店30家,直销上海等城市。

在不远处的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泰丰生态餐厅、奇异花果展示大厅、农耕文化园、采摘基地、垂钓园、花艺超市等文化娱乐项目,成为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被广大市民称之为“毕节的后花园”、“都市养生地”。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农业科技园是七星关区依托科技创新促进农业迈向现代化,助力农业“加速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七星关区着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施“益农信息社”工程,大力推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商服务、培训等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区80%行政村。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网点建设,实现在规模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和农业智能装备100%覆盖。

种植培训。

在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七星关区围绕区委“532”“211”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节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组织良种选育联合攻关,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2.8万千瓦,全区机耕面积达到12万公顷,机耕率达86%,农机专业合作社27家。今年,七星关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建设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5万亩。

未来,七星关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6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3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1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