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发展智慧农业青年科技人才大有可为

2022-05-05 09:044480

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多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火热进行。评审结果显示,四支决赛团队的番茄平均产量达到了传统种植的两倍左右,营养价值也符合高品质的行业标准,充分展现了智慧农业的优势。



如何“既要种得多,又要种得好”,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化可行性,是对智慧农业的一大挑战。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深度融合,不断促进技术更新迭代,还要通过统筹自然资源、分析环境优势、加大技术创新等途径,不断推进生态变革和产业升级。



农村缺少青年人才、农业产值效益低一直困扰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布局实施,对高端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势必增加。2020年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建设智慧农业专业,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新专业的获批建设是农业科技人才专业化、系统化培养进程中的突破,也凸显了不断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高校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相比于传统农业技术和单纯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智慧农业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作物学、动植物学、生物技术等农业基本知识技能,还要掌握先进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领域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坚持能力导向和目标导向教育理念,因势利导地完善新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智慧农业是对实践需求较强的专业,不能闭门造车,要多组织学生“走出去”,走到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的生长规律和习性,深入智能化厂房一线学习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的设计与应用,以此促进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



农业科技领域科研院所和领域内龙头企业是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应该主动承担科技兴农的社会责任。可发挥其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面向农村青年开展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培训,再通过传帮带的教育模式影响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被动局面。比如,上述农研科技大赛就提供了一个创新平台,吸引青年学者、技术专家、创业者、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针对具体需求,共同打造解决小农实际问题的实用型解决方案。可见,相关研究机构和领域内龙头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通过面向疑难技术项目开展挂帅攻关、面向特定产业集群促进资源整合、面向特色农产品开展直播带货等形式,促进“互联网+农业”“平台+项目”“投入+回收”等智慧农业模式落地生根,长远发展。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重要建设者。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执行力强。一方面,青年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具备知识优势,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和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另一方面,青年群体具有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更强的竞争意识,更应该积极发挥优势,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总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智慧农业的引领和促进,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产教协同上更有作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要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培训,广大青年也要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农村基层建设事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