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现代化试验田 农业技术成果集散地

2022-04-26 08:294870

4月12日,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华特色经济种植基地,员工在查看金线莲生长情况。在金华市农科院大力支持下,该种植基地先后引进金线莲、藏红花等名贵药材在当地试种成功。颜寿林摄

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区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逐步提高。其中,各级农业科技园区不断拓展功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科技动能。

“截至2021年,我区已建成农业科技园区37家,实现全疆14个地州市全覆盖。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26家。”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赵鹏说。

农业科技园长啥样

4月15日上午,在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实验室里,实验室负责人袁静正带着科研人员,对公司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九圣禾D1508进行发芽率等多项指标测定。2020年,由该公司自主选育的九圣禾D1508,创下了单产822.1公斤的新疆小麦高产纪录。

在园内智慧农业电转草项目智能温室内,工作人员借助先进的气雾栽培技术,对正在生长的金莒草进行智能化管理。实施此项目的新疆亚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徐宁介绍,2020年,企业在全疆率先引进电转草项目,应用这一技术可大幅提高牧草产量,缩短种植周期,每年收割15茬至20茬,年亩产量可达220吨。

“科技范儿十足吧。”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明清介绍,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新疆最早创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20年,园区获批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在智慧农业样板、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等建设上,实现了可用、可看、可学、可推广、可复制的功能。

按照规划,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布局建设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城、棉花创新园、绿洲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种业园;培育建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等38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泰昆、慧尔、九圣禾等50余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

这些年,园区累计研发引进、集成组装、示范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等千余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已在全疆建立了150余个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在粮棉绿色增产、良种繁育、农业节水等领域取得百余项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为促进新疆乃至西部干旱地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业园区看升级

近年来,我区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园区,有效推动了全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4月15日,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温室内,各种名贵花卉、中草药正茁壮成长。智能温室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实时掌握着各区域的动态信息,按照智能控制系统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范围,实现精准控制。

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围绕核桃、苹果、红枣等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目前,落户园区的企业达97家,2021年园区实现总产值40.84亿元。”该园区管委会主任付长山介绍,近年来,园区组织实施了64个“科技兴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在科研平台建设上,与7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设了特色林果种质资源圃、院士工作站,研究和引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大部分已转化到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

“去年,园区内种植的核桃创造了亩产380公斤的高产纪录。”付长山说,通过强化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园区集聚了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40万吨以上。

4月14日,在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高级畜牧师郝耿正在与团队成员商讨阿勒泰羊繁殖相关基因的检测工作。占地50亩的阿勒泰羊多胎类型繁育基地就落户在福海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

“目前基地里阿勒泰多胎羊达300只,今年计划实现600只规模的存栏。”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叶尔兰·阿尼瓦尔说。

近年来,围绕阿勒泰羊种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卡脖子”问题,福海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系统开展阿勒泰羊选种选育工作,搭建起技术合作研发推广平台、肉羊制种和良种基因输出基地、技术人才队伍培育基地,为阿勒泰羊产业发展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靶向示范。

创新活力咋激发

很多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和样板、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集散地和辐射源,今后的路怎么走?不少园区的答案是:向着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发力。

今年42岁的阿依克什·卡肯,是福海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推行的特色养殖模式受益者之一。2015年,位于园区的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无息贷款方式,扶持他发展骆驼养殖。从最初养殖15峰骆驼到现在成为拥有160峰骆驼的养殖大户,他1个月能收入9万元。

福海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激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联手合作。积极探索“保底+”增值收益、“股份+”增收致富、“互联网+”创业致富等多种运营模式,将国有、独资企业与园区内各经营主体、合作组织、农户结成共生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如何进一步提高核桃、红枣等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让农民增收?2020年6月,进驻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果域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拿出了方案:让农民变股东,推动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在农民入股的土地上种植的核桃,企业承诺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免费向农民发放农资,派出技术员开展技术指导、优化品种,农户严格执行标准化程序进行田间管理。当年,农户实现了增收。

“2021年企业收购的核桃,商品率较上年提高了20%,生产的核桃粉、核桃油等精深加工产品畅销疆外。”新疆果域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阿孜古丽·艾则孜说,如今,农户种植观念变了,村里种植能手多了。

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突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促使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推动了产业链向休闲旅游、康养等领域延伸。

4月14日,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光温室,工作人员在管护新栽培的无花果树苗。曹新加摄

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哈密瓜种质资源(中期)库,要为哈密瓜现代农业发展研制更多的“种质芯片”。

赵鹏介绍,目前,我区各级农业科技园区正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功能,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