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执科技之笔 绘土地新貌——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临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占忠

2022-04-20 09:405040

30多年如一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完成50多项农业关键增产技术推广和重点科技示范项目,带动当地3万余名农户致富增收……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临夏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占忠写在黄土地上的农业发展篇章。

郭占忠介绍温室大棚情况及幼苗长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摄

1964年,郭占忠出生在临夏县农村。当时的临夏县生产基础薄弱,加上干旱少雨,粮食产量低下。1987年,他开始在临夏县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

“父辈们日复一日辛苦劳作却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疙瘩’,所以我立志要依靠科技力量,为家乡父老解决温饱问题。”郭占忠说。

在临夏县蔬菜基地,经常能看见郭占忠忙碌的身影。为了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实地调研,几乎走遍了临夏县所有的蔬菜大棚和基地。

从小麦玉米等常规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病虫害的防治,到蔬菜、花卉等50多个新品种的引进,再到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嫁接技术的引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如今,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全州乃至全省农业产业的一大亮点,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临夏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郭占忠(左一)在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受访者供图)

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除了刻苦钻研、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外,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也是郭占忠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2006年,我在先锋乡何堡村抓点推广温室大棚、引导群众打破原来分散经营的局面、引进新品种时碰了壁。”郭占忠说,受传统观念影响,村民们一开始不愿接受种植新引进的品种,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种植和经营模式,于是他挨家挨户示范讲解,反复劝说指导,同时加紧品种改良,让村民看到种植收益后,主动参与到蔬菜产业的发展中来。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当技术不再是难题,郭占忠开始思考如何实现销售收益最大化,他认为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是关键。

郭占忠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了引进海特、远达等企业为本地建基地、做示范、打通道,创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业保险”的模式,带动全县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及农户种植高原蔬菜8万亩,平均亩产值达到1万元,蔬菜总产值达到8亿元,临夏县生产的14个蔬菜单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郭占忠参与指导的温室大棚幼苗长势喜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摄

“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盘活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也能通过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获得流转费,农户每亩地年收入流转费700元,带动当地3万多户群众从地租、劳务、分红中获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村民收入。”郭占忠说。

辛勤付出凝结成一项项成果。近年来,郭占忠围绕临夏县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工作实际,编写了《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与管理技术指导手册》《高原夏菜栽培技术》《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多项科技宣传资料,并采取多种形式,每年举办各类培训3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到1万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和乡土专家。2020年,郭占忠被推荐为甘肃省科技主推产业扶贫典型,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21年,郭占忠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受访者供图)

面对荣誉,郭占忠说:“这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成绩。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帮助农户致富增收,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农技推广研究员的职责使命,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都值得。”

补足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短板,壮大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新型农民和乡土专家,紧盯旅游业发展机遇、实现农旅融合发展……谈及未来,郭占忠有很多畅想。这位基层科技工作者用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和奋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人才扎根一线、服务“三农”,把科技推向田间地头、用科技助农增收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