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发,防控形势变得复杂严峻。综合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如何权衡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河南省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干部职工想尽一切办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开足马力搞好春耕生产技术指导。
“你在电脑上打开电子耳标桌面读写器电脑客户端,登录系统,进入自己的牧场,输入牛只耳标编号,点击写入,听到‘滴’的一声,就会提示‘写入成功’。”4月11日,洛阳市农技中心畜牧水产科工作人员江燕正在通过微信视频,指导偃师区博洪牧业公司负责人张博洪对奶牛品种登记进行电子耳标录入。
这一场景,只是当前洛阳市农技中心严防疫情输入做好农技推广服务的缩影。
3月初,为不误农时,做好技术指导,洛阳市农技中心通过“洛阳农技推广”微信公众号,以及市县“农技推广”微信工作群,先后发布《洛阳市2022年春播作物技术指导意见》《2022年全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洛阳市2022年春播作物施肥技术指导意见》等服务信息,及时把技术方案和措施公之于众,搞好技术指导。
3月中旬,为有效避免寒潮侵袭对全市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按照“以防为主、防救结合,肥水并用、促进恢复”技术路线,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应对低温天气,且看专家支招》技术指导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洛阳地区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
为推广普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高质量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同时又能符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3月30日,洛阳市农技中心组织全市10个重点实施县(区)、90多名农业机械技术人员、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利用视频会议,组织学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网络培训,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下乡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确实耽误了,但我们的春季培训工作一点也没耽误。”洛阳市农机中心培训科长张伟说,为克服疫情影响,洛阳市农技中心加大网上培训和授课力度,组织1299名农民参加“云上智农”线上培训教学,完成线上教学和专业技术学习19740学时。
除此之外,农技中心还利用清华大学在洛阳市设立的20个乡村振兴洛阳远程教学站,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广大教职工、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基层农村干部、农业企业、种养大户走进“云课堂”,倾听专家授课。今年共组织3期416名骨干近千名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培训。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