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机声轰鸣田间“闹”!兰州市城关区抢抓农时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2022-04-06 08:445030

“轰隆隆!哒哒哒!”迎着三月温润的春风,城关区伏龙坪街道田间传来深翻机、免耕种施肥播种机等机械的鸣叫声,正在播种“打”了疫苗、生物抗体的春小麦种子。入春以来,该区把春小麦种植作为今年春耕生产的重点,动员农户抢抓农时落实旱作农业推广技术,同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力争在今年六月全部建成。

机声轰鸣田间“闹”!兰州市城关区抢抓农时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疫苗护体

2000余亩小麦正在播种

“这是小麦种子,正在往上浇的是生物抗体,待会再把植物疫苗拌进去,这就是浸种!”4月4日上午,在伏龙坪街道二营村,技术员正在给小麦种子“打”疫苗,一旁指导的甘肃丝路寒旱农业专家团成员、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肃昌告诉记者,所谓抗体和疫苗都是生物有机质,添加的目的是提高小麦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有机质的添加,小麦品种更加适合伏龙坪这样干旱的土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也不再使用农药和化肥。

处理好的小麦种子装车后,免耕种施肥播种机、拖拉机、深翻机、浩浩荡荡向田间地头开去。在二营村的一处地上,深翻机、播种机先后“下地”,平整土地、施肥、播种均由机械完成。播种机开过后,松软的土壤上留下一排排整齐的划痕。这划痕下的10厘米处,正是刚刚播种的永良15号春小麦种子。一亩地的小麦,不到20分钟就播完了。据介绍,去年该街道引进永良15号春小麦,经过一年的试种发现,其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耐密性。今春再次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指导种植。

在田埂上,有一个人始终盯着播种机,还不时和农业专家交流着,他就是甘肃志华农业种植公司经理王新成。他说:“去年二营村种了1000多亩永良15号和甘育5号的优质小麦,但因旱情太严重亩产未达到预期,今年预计种植2000余亩,希望能够提高经济产能。”

“我们村的2000余亩耕地,目前已经有97%完成播种。”伏龙坪街道二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亚成告诉记者,为了抢抓农时,村委会专门组织了一支突击队,针对大型机械无法播种的小块耕地,采用微型播种机和人工结合方式易耕则耕,保障全部补齐种齐。

城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计划在伏龙坪完成农作物种植6340亩,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马铃薯等为主)5800亩、油料作物(以胡麻为主)540亩,预计产量达1336吨。目前已完成小麦种植1163亩,预计4月中旬完成夏粮播种,5月上旬完成秋粮播种。

机声轰鸣田间“闹”!兰州市城关区抢抓农时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三产融合

建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粮食产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举措。截至目前,该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冬休期已结束,项目三个标段全部复工,正在快速推进工程进度。

“现在正在耕种的这片地已经铺设了供水管道,主管道在地底下1.8米的位置,到了冬天也不会冻裂。”在采访中,伏龙坪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文斌告诉记者,街道规划建设5000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并配套相应的水利设施及其道路工程。为了节水节能,在不同坡度的耕地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灌溉方式,主要还是以管灌和滴灌为主。

与此同时,该街道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还计划同步发展一二三产业。依托打造头营村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契机,探索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年内建成运营头营村污水处理站、化粪池排水管线、新农村停车场。王文斌介绍说:“我们所播种的有机农作物品种好、口感也好,所以我们计划将皋兰山建立成兰州市农业展示平台,一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平台,发扬农耕文化,发展文旅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我们街道有一个比较大的冷库,计划在秋收时节在那里晾晒农作物、加工作物,邀请兰州市民和学生、家长现场体验加工面粉,既可以现场购买面粉带回家做面条馒头,也可就近在农家乐品尝自己刚加工的面粉,以此增加农户们的收入。”王文斌一边憧憬一边说。

据城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区现有伏龙坪、青白石、盐场路、东岗、拱星墩5个涉农街道18个行政村,农户3931户,人口16596人,耕地面积13100.85亩,园地面积4615亩。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4051.8亩、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蔬菜、果树、粮食等农作物为主。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210亩,全部为高效节水灌溉,占任务总量的84.2%,其中管灌面积3180亩、滴灌230亩、改造喷灌800亩,预计6月完成建设任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