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上庄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的10万平方米智能联栋温室内,首批樱桃番茄眼下正进入成熟期,一串串饱满、鲜红的串收小番茄非常喜人。记者从首农食品集团获悉,此次试投产的番茄种植面积有2.4万平方米,去年底定植到如今收获,共用了70多天时间。
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是2021年本市“3个100”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计划的首个示范项目。按照规划,这处占地千亩的园区将打造成为包括研发创新基地、配套协作区和20万平方米绿色示范工厂在内的“生产+科研”创新工场。
鲜为人知的是,创新工场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欧式风格奶牛养殖场。随着城市发展,根据本市对畜牧养殖业的政策要求,养殖业已于2017年正式迁出。为盘活奶牛场的国有资产,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应运而生。去年5月,创新工场启动建设,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调试,12月31日完成首批番茄的定植,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运营。
东西长500余米,南北宽185米,温室顶部脊高超8米,智能连栋温室一期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单体最大的温室,也是整个创新工场建设的初步成果。
走进温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番茄秧,上面挂满一串串小番茄。与传统种植迥异,这些番茄秧根植于长方条状的椰糠“土壤”中,顺着牵引绳固定向上生长,所需水肥通过植株根部附近的滴灌导管提供,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定时开启水肥一体滴灌。温室内密密麻麻的管线和传感器,精准控制着番茄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正是这些科技手段的集成应用,使得番茄一年的生长期长达10个月。
“温室顶部有两层幕帘,一层是保温幕帘,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参数时,这层幕帘将自动开启,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另一层是遮光幕帘,夏季日常强烈,超过设定参数时会自动开启。”西郊农场旗下北京翠湖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新旭说,智能调控、水肥循环利用、品种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每名工人大概可管理4亩地,是普通生产设施劳动效率的2倍以上。
高投入、高产出是设施农业的一大特点。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到2025年本市蔬菜自给率将提升至20%以上,相当于在目前基础上要提高一倍。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更高效的设施农业是必由之路。李新旭表示,创新工场将农业技术、农业设备与智能化、网联化的国产技术进行有机集成,探索形成以设施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模式,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考量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目前国产化率已达80%。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