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记者从延边州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础上,全州各县(市)农业农村(畜牧)部门正积极纾解农业企业复工之困,有序组织企业相继复工复产。
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鼓励返乡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通过挖掘本地劳动力、组织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开展区域定向招聘,利用线上服务等多种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确保生产原材料物资保障供应。成立工作专班,公开电话热线,梳理、汇总、会办涉农企业复工的各类问题,确保企业有需求及时回应;走进企业了解需求、解决难题,并联系交通、物流等部门在交通物流保障等方面积极为企业解决困难。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加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利用“吉企银通”平台,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持续增强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
多方式扩大产品销售。积极为企业构建营销平台,对企业产品进行宣传;引导企业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企业和品牌进行宣传,增加销售量。
协会平台互助。发挥延边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作用,动员协会成员单位之问内部循环,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引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做好员工返岗排查,落实防控设施设备;开展车间日常卫生消毒、员工日常体温检测及健康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形势,如发现员工有发热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上报属地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
稻花香里又说丰年 高铁赋能农业现代化
麦穗两歧、仓箱可期,又是一年丰收季。一列列高铁动车穿行于米乡渔村、果林花海,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中国乡村新画卷,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一场关于效率、品质与希望的革命正悄然上演。
0评论2024-09-05514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5497
泉州市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持续加大两岸农业融合工作力度,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取得新成效。其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已于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申报台湾农民创业园答辩。
0评论2024-09-03430
高效农业配套高效金融服务
“今年小麦长势好,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光明村村民王志明充满期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把金融支持高效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聚焦农业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壤改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助力“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0评论2024-09-03478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路径。当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既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又决定了小农户的现代化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小农户和
0评论2024-08-30454
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0评论2024-08-3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