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新洋丰:用肥料高科技,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23 09:514940

  作为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新洋丰如何解读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并从中发现哪些机遇和挑战?在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新洋丰有哪些工作规划和战略部署?为助力乡村振兴,新洋丰又有哪些新举措和新目标?



  近期,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杨磊受邀《人民访谈》栏目,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一起,围绕“政企合作共推农业绿色发展”话题,进行深度探讨。



  “机遇和挑战”并存,一号文件指明方向



  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相当给予“三农”从业者人手一份指南针。杨磊在访谈中表示: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对肥料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这相当于为肥料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市场。文件中提出保障菜篮子供给,这对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新型肥料产生了相应的政策机遇。



  获享政策机遇的同时,肥料企业同样面临挑战。杨磊认为,根据一号文件精神,要做好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运和储备,促进保供稳价,是重中之重。当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由此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用于化肥生产的原材料,如尿素、磷铵、钾肥、硫磺等,一直处于相对的高位,这对肥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天地人和”



  访谈中,杜森讲到,作物生长需要养分,而养分是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供给。目前社会上对化肥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化肥是不好的、对农产品有害的。其实,化肥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生产资料。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化肥对作物增产的作用占到一半,也就是如果不用化肥,那么粮食产量就要下降一半。因此,我们要客观、科学的认识化肥的作用,把化肥用好。



  肥料制造企业和整个肥料行业,在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是深度参与者的角色。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天地人和”,就是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好环境、土壤以及人的关系。



  杨磊认为,对农产品高品质要求的当下,传统肥料已不再适合广泛施用,更无法满足作物提质增效和改善土壤板结酸化,以及环境保护的综合需求。



  近些年,新洋丰一直专注新型肥料市场,研发出一系列作物专用肥,在施用量比传统肥料少的前提下,帮助农户种植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同时,通过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解决土壤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拥有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基础上,还需要科学种植、合理施肥。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杜森谈到了政企合作的重要性。2005年,国家立项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最终能够让农民运用这项技术,配方肥是重要的载体。要根据作物需要、根据土壤养分的状况、根据肥料的特点等因素的结合,才能够让配方肥到位,如果离开企业的参与,实现不了。因此,企业在科学施肥的推广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规模大、自身具有高科技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基于这样的考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新洋丰展开长期合作,把科学施肥、测土、田间试验、种植调查,这些数据形成配方,企业按照配方去生产。同时,把新的技术添加进去,生产适合作物生长的新型肥料产品,提供给农民。



  新洋丰农艺师在果园讲授种植技术



  据杨磊介绍,新洋丰自组建技术推广团队以来,一直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紧密合作,通过一系列试验示范田的建设,进行测土配方、种植观摩、全程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种植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更高效的推广科学施肥和绿色种植。



  目前,新洋丰通过遍布全国的营销系统以及200多人技术团队和800多名营销人员的协作,建立起集试验示范、测土配方、种植解决方案于一体的技术服务网络,让更多的农民接触和使用到对土壤和环境友好、为作物提质增效的新型肥料。



  关于新型肥料对种植终端的积极影响,杨磊举了重庆奉节脐橙的种植案例:我们与当地农户合作,建立了60余块试验示范田,全程采用新洋丰种植解决方案,产量由每亩4000-5000斤,提高到每亩1万斤左右。我们会继续加强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合作,每年新建500块以上试验示范田,开展2000场以上的技术培训会,着重抓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工作,把根扎实,把基础打牢。



  使用洋丰硫生态级肥料的示范田,果实直径平均在75-90mm之间



  多点布局助力乡村振兴,“技术人才培养”是关键



  乡村振兴,从肥料行业和种植角度出发,不仅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还要坚持质量兴农,走共同富裕之路。



  谈及助力乡村振兴,杨磊表示,企业不但要肩负起质量兴农的责任,更要有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情怀。新洋丰会继续从多角度发力,做好减肥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出更多高科技含量产品,满足不同作物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



  土壤改良,是当下农资企业质量兴农的重任所在。目前,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部分滨海地区,还存在大量未开发的盐碱地,而东北黑土地退化,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课题。杨磊认为,能否通过土壤改良,将盐碱化、退化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关键。高质高效推广土壤改良产品和服务落地田间,帮助农民提升土壤肥力,这是新洋丰为耕地保护作出企业应有贡献的根基。



  另一方面,从合作伙伴及客户角度出发,新洋丰将继续加大技术推广方面的投入,逐步提升农民种植水平,让减肥增效的解决方案更大范围的服务到终端,让减肥增效的成果更多体现到农民的收入中。



  新洋丰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举办花生示范田观摩会



  当前,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在逐年增加,农民也从传统的关注作物产量的提升转变为关注作物品质的提升。杨磊着重指出,随着土地流转加快,规模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户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模种植户对“产品+服务”的全程托管模式需求增强。助力乡村振兴,培养乡村技术人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洋丰每年举办不少于2000场技术培训会,覆盖近50万终端种植者,致力于乡村技术人才培养,帮助更多的传统种植者成长为“新农人”,成为现代种植业的主力军。



  新洋丰合作伙伴在河南遂平参加经验交流会



  加大投资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新洋丰在湖北、甘肃、江西、四川等地均有新建项目落地,项目涉及肥料领域、农业领域、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通过项目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提供一批新的就业岗位,更符合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需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沧州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化向“新”而行
  走进献县淮镇百兴庄村新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内,众多菌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上“撑”开来,甚是喜人。

0评论2024-09-05477

上半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444

增效、增收、增绿!咸阳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得到明显进展、成效显著。

0评论2024-09-03470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

0评论2024-09-03462

政府开放月活动 上海市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科普新体验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以“种‘智慧之苗’,见‘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政府开放月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之旅在金山区枫泾镇九丰农场火热展开。

0评论2024-08-30442

高台:握农业“特色笔” 绘乡村“振兴图”
今年,高台县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种植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一镇一品”、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2万亩,其中蔬菜19万亩,制种玉米10万亩,辣椒、番茄、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2万亩。

0评论2024-08-30491

四川将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含网络主播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针对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落地、人才返乡创业致富增收、农机有效使用维护、农产品销售盈利等方面存在的实用人才短缺普遍性难题,着重培养一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实用人才,以有效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并针对重点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体现四川特色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0评论2024-08-28467

农业农村部:推动数字技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方面的应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8月28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表示,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和农耕文化底蕴,以地域命名的农产品。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评论2024-08-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