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但不是农业科技强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将涉农创新主体整体纳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为我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能真正让农民致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昨日的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省委会副主委、市委会主委艾华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赋能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先要从农业科技物质装备和农业农村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着手。“要加大对于农业工艺装备、旱作节水灌溉、设施农业老旧棚室升级改造等装备的投入力度,促进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机引设备的推广及应用。”艾华委员表示,也要加大对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引导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智能化、清洁化加工技术装备研发,集成出产一些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价格相对合理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工艺配套装备,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设备向村覆盖、往户延伸。对于农业农村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艾华委员建议,加快建立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等河湖生态修复工程,落实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的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实施农业用水联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将农业农村用水纳入河长制检查机制,提升农业用水保障水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们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实现收入逐年攀升。艾华委员在发言中特别提到,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现代化新格局。“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比如,结合我省牧业生产优势,推进“农牧结合”,推广“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农民面对风险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