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76003602
 

谨防假冒“订单农业”坑农

   2024-04-11 青海普法3970
核心提示: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对三农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力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其中包括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专项执法,这也引发了公众对治理此类骗局的关注。

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对三农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力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其中包括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专项执法,这也引发了公众对治理此类骗局的关注。

“订单农业”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可以让农产品供给端和市场需求端进行对接,有效解决农户“种什么、种多少”“卖不出、卖不好”的难题,同时能够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把控,可以说是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不法分子却将其当成欺诈农户的幌子。

在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非常懂得包装自己,前期往往打出诱人的广告,对项目前景作出可观预测,宣称投入门槛低、周期短,并信誓旦旦地与农户签订合同承诺包技术、包回收,以显示自己的专业和正规。然而当农户们放下戒备,从其手中购入种子种苗种禽、农药兽药等农资并投入种植养殖后,这些不法分子要么人去楼空,要么以产品不达标为由拒绝收购,致使农户损失惨重。有的不法分子从中尝到甜头后,还不断变换公司名称地址和种植养殖品种行骗,让广大农户防不胜防。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严重侵害农户切身利益,也会影响真正的“订单农业”发展前景,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对于此类骗局,此前相关部门曾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此次农业农村部在部署“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时,再次要求将治理此类骗局作为今年的重大专项执法来抓,旨在持续通过多部门合力对此类坑农行为予以全链条严厉打击。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户合法权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题中之义。对于打着各种幌子的坑农骗局,一方面需要农户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亟须监管部门及时出手,通过部门协同联动对不法行为露头就打、严厉查处,从而有效净化农业市场环境,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商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农商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