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38288211
 

助力打造数字生态 推进中拉农业合作

   2023-11-14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2190
核心提示: 中方专家在智利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大区考察世界银行和智利国家林业公司(CONAF)合作实施的集雨设施小型技术改造项目,图为FAO项目官员(中)向中方专家介绍项目情况。 FAO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办公室 供图

 中方专家在智利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大区考察世界银行和智利国家林业公司(CONAF)合作实施的集雨设施小型技术改造项目,图为FAO项目官员(中)向中方专家介绍项目情况。 FAO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办公室 供图


  去时草木葱茏,归来金黄遍野。


  “这次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以下简称‘拉共体’)考察过程中,我们分享了数字农业发展的中国经验,希望能够通过拉共体应对和恢复新冠疫情提高数字农业发展韧性项目(以下简称‘CELAC项目’),将中国的技术和理念分享给更多需要的国家。”CELAC项目的两位中方专家一致表示。


  CELAC项目是首个“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区域合作项目,任务聚焦于通过数字技术与农村电子商务帮助拉共体国家粮食体系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户生计韧性。在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协调安排下,中方专家走实地,察村情,广交流,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


  小项目带来大改变。通过中方专家的所听、所看、所思,可以看到CELAC项目的巨大潜力。


  


  “从受援国人民的需求出发”


  “每个国家的劳动者都有着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的本质诉求。不管在圭亚那还是巴拿马,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都能感受到百姓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冯国富说,“从受援国人民的需求出发开展援助项目,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圭亚那水稻种植户的年龄基本在五六十岁左右,村子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当地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圭亚那缺乏从事水稻田间管理的劳动力,即使农户提供较高的工资,也难以雇佣到劳动者。


  CELAC项目框架下的圭亚那项目主要是通过使用无人机,对水稻生长过程进行监测与精准管理,并进行病虫灾害预警及病虫害的控制,从而最大化提高小农户水稻生产水平,实现增收。


  而在地广人稀的巴拿马,CELAC项目主要是发展乡村数字电商。


  “即使相距千里、有着山脉和河流的阻隔,偏远地区的农产品也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被推荐到城市去。这就是电子商务对于农村的重要意义。”冯国富说道。


  专家组在调研考察中获悉,以巴拿马为代表的拉共体国家互联网等公共服务两极分化严重,电信基础设施及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度很低,这些因素制约着当地数字农业的发展。


  “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城十分繁华,但与它相隔不远的印第安土著社区却几乎没有网络覆盖。”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朱海波介绍,很多拉共体国家的农民生活在几乎没有网络的集中区,需要步行一到两个小时才能获取互联网信号。智能手机在他们手里也只是拍照和接打电话的工具,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能够利用互联网做什么。


  据悉,目前巴拿马已经引入了其他国家的技术设备以解决农村地区网络联通问题。


  


  “希望在回国后提供持续支持”


  冯国富认为,类似中国数字乡村这样的数字生态形成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政策、资金的双重支持,也需要把社会力量全都调动起来。


  在FAO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办公室举行的网络研讨会上,朱海波为拉共体国家作“中国数字乡村发展及电商减贫的经验:对拉美加勒比区域的借鉴”专题报告,以阿里巴巴、拼多多、盒马鲜生等为案例讲述了中国数字电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些政策支持体系、推进互联网普惠发展的措施,以及中国的数字支付体系对于发展农村电商和数字经济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对当地农民进行数字农业的培训,至少要向他们普及概念,让他们感知到自己对数字技术的需求,意识到这些技术能够给他们带来重大改变。”朱海波说,“在圭亚那的国情下,培训全体农民使用无人机技术的可行性不高,投入成本也比较大。我认为当地政府可以建立水稻专业化服务公司,负责运营无人机业务,为农户提供实际帮助。这样既能维持无人机项目的持续,也能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收益和效率。”


  “我们不能指望毫无互联网经验的农民从头学起互联网并将互联网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所以如何吸引年轻的、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人回到农村,培养乡村数字人才也是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朱海波说。


  “一个项目的持续发展,不能只靠政府的不断支持。政府需要制定规则,维持良好生态,吸引社会投资的进入,项目的运转才能长久。我们中方专家主要负责前期的实地调研和提供解决方案,但我们也希望能在回国后为项目提供持续的支持。”冯国富认为落实项目很重要,他表示希望能够帮助拉共体国家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拉共体国家可以传输当地画面、数据等,让中方专家进行后续的远程指导。


  


  中拉农业合作是南南合作的缩影


  近年来,以智利车厘子为代表的拉共体国家农产品逐渐走俏中国市场。因为南北半球的差异,除品质外,季节和品种的互补性也是拉共体国家农产品对华出口的优势。“车厘子在中国‘爆火’后,一些拉共体国家商户也向我们咨询将自己的咖啡推广到中国的可能性。”冯国富说。


  “拉共体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好,农业发展潜力大,但当地农民在传统农业范畴里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在农产品单产水平、管理水平、化肥农药、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我认为这也是中国与拉共体国家合作的潜力所在。”据朱海波介绍,圭亚那水稻发展理事会在与中方专家的交流中表示,希望能够与中国在种子研发、水稻种植管理技术、农业机械等领域进行合作。


  与拉共体国家的农业合作是中国参与FAO倡导的农业南南合作的缩影。


  FAO与政府和战略伙伴在最高政策层面上开展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是为了给全球各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支持共同发展目标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国是最早参与FAO农业南南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南南合作项目坚定的支持者和贡献者。自2009年以来,中方先后捐资1.3亿美元,与FAO合作设立了中国—FAO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粮食体系可持续转型,并为落实《2030年议程》和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截至2023年2月,中国—FAO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已支持实施了17个国家项目和14个全球与区域项目,贡献了大量知识、经验、良好做法、政策、技术及资源,带动数十万农村基层民众直接或间接受益,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多项挑战,在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统计,自2011年以来,在全球和区域项目中,中国共组织开展各类型的培训、研讨、政策对话37次,为近1700余名发展中国家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在这个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能够听到亲切的中文让我们感到十分激动。我们在智利遇到了许多中方企业的员工,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异乡,不断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分享给本地人。”冯国富如是说。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商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农商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