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以“新”促兴,农业区实现工业崛起

2024-08-22 16:264710

作为传统农业区,近年来,池州市贵池区制造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制造业投资增长3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7%……跻身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一个传统的农业区何以实现工业快速崛起?近日,记者进行实地调研,探索其发展路径。

向新“换挡” 夯实“家底”

工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贵池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速向新“换挡”,不断夯实工业“家底”,为池州市经济发展挑起了大梁。

在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氦检机显示屏上正在测试产品的漏率和压力数据。“这台仪器每小时能检测450件左右。”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是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去年,该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新能源方型电池顶盖结构件项目,新增15条自动化生产线,可实现日产能30万件。目前,该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五。

近年来,贵池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机遇,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不断夯实工业经济根基。该区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两新一装”主导产业进行全方位布局。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创新引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池区工信局负责人介绍,上半年,该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84家,总量占池州市近半,工业“家底”不断夯实。上半年,全区2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生产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达62.1%。

用“新”提“质” 双轮驱动

贵池区本土民营企业——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在竹制品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进行新产品的改造迭代升级,“网红”产品竹吸管就是其一。

“我们从2017年开始,先后聘请4个博士团队,耗资1000多万元进行竹吸管的研发。”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德震向记者介绍,作为“新秀产品”,竹吸管一经面世就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该公司每年使用约60万吨原竹制作竹制品,每年可助力减排二氧化碳360万吨。

也正是凭着这支小吸管,去年12月,鸿叶集团作为国内唯一的民营企业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向世界分享“以竹代塑”的经验。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国内最大竹签、竹筷、竹吸管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11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参与制定的《竹饮用吸管国际标准》,于7月初在中国竹产业2024首届“以竹代塑”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这是国际上首个“以竹代塑”类产品ISO标准。

7月31日,由鸿叶集团联合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池州高新建发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主攻“全竹循环利用+炭材料精深加工”两大赛道,实施年产5万吨竹智能循环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全国分布式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集中式炭精深加工总部。目前,贵池区正全力推动竹产业精深加工、打造百亿级竹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贵池区大力推进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新”提“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落实落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双轮驱动”。

“身处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贵池区工业不仅要稳住基本盘,还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该区工信局负责人介绍。

有效投资 聚链成势

今年以来,贵池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速扩大工业有效投资,集中资源推进龙头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链形成规模。

“今年上半年,我们分别向巴拿马和俄罗斯出口两条货船,每条载重3万多吨,造价1亿多元。”8月8日上午,在位于贵池区乌沙镇的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内,该公司董事长谢飞向记者介绍,今年要建造11条船舶。

行走在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内,大型龙门吊排列有序,一艘艘建造中的大型货船摆开“巨人阵”,整齐排列在2890米的长江岸线上,蔚为壮观。

“目前,基地内共建成船台45座,可建造长度180米、5万载重吨以下船舶,备案产能130万载重吨。”贵池区乌沙镇镇长刘晗说,2023年,基地共交付船舶30艘,年度造船完工量62万载重吨,占全省的半壁江山。

今年2月26日,贵池船舶智能绿色制造项目正式签约,贵池区向打造国内最大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生产基地目标,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一个开放创新、智慧生态的现代化“安徽船谷”,正在由蓝图变为实景。

“作为省重点项目的贵池船舶智能绿色制造项目,规划占地669.5亩,总建筑面积21.48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19.35万平方米,生产辅助用房2.1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65亿元。计划2026年6月投产运营,设计年造船产能100万载重吨。”8月8日上午,在项目施工现场,工程部负责人李志强向记者介绍。

7月28日,贵池区举行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开工项目18个、竣工项目12个,总投资151.13亿元,涵盖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民生保障、现代农业、文旅等多个领域。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友进冠华铜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集铜冶炼、稀贵金属分离提纯和铜材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新增产值超百亿元。

今年上半年,贵池区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9个。其中,制造业项目22个;全区13个省重点项目、168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5.84亿元、67.24亿元。

优质、高效的投资也直接体现在产业发展质效上:上半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63.7亿元、人均营业收入363.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6%、15.9%,利润总额达6.2亿元。(记者 徐 建 通讯员 赵冬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山海,江苏农业援非硕果累累
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江苏与非洲国家间的农业合作蓬勃开展,一批批农业专家带着真情,带着品种和技术,跨越山海,让一个个农业项目落地开花结果,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583

发展绿色农业保险 共筑粮食安全新未来
第十二届国际农业保险大会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出席并致辞。

0评论2024-09-05544

洋洋大观|“非”常精彩·在长沙感受中非农业合作新热度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0评论2024-09-03520

无棣: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无棣县水湾镇鞠家村的圣果缘采摘园迎来采摘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享受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圣果缘采摘园始建于2017年,现有绿色果品博瑞拉克无花果、玫瑰香、巨峰葡萄、二代短枝冬枣、蜜桃等优质瓜果品种,成为亲子采摘、朋友聚会游玩、亲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游玩。

0评论2024-09-03488

农业农村部:全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工程质量,守护好、建设好耕地这个命根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打牢基础。

0评论2024-08-30516

内蒙古:联合农牧部门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联合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0评论2024-08-30486

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支持奶牛肉牛生产作为推进金融支农重要抓手
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奶牛肉牛生产座谈会,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等9家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0评论2024-08-28521

扎兰屯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潮流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兰屯市政府宣布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将以创新、生态、智能、高效、服务为核心理念,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8-28453

中尼南方农业科技园在尼泊尔启动
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尼泊尔南方农业科技园27日在尼泊尔中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启动,该项目旨在帮助尼泊尔提高粮食产量。

0评论2024-08-28440

揭阳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揭阳市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在普宁市南溪镇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在揭阳创新突破,以科技成果转化塑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支光南出席会议并讲话。普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建文,副市长王粉娟等参加活动。

0评论2024-08-2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