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吉林省四平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汇聚强农惠农磅礴力量

2024-08-01 17:39354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与大规模经营、具有较高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的结合体,会让有限的黑土地焕发出磅礴的力量,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

  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条主线,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抓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规模化、科技化、集约化、产业化,打造现代化大农业“领头雁”,壮大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实现扶持好、服务好、探索好、发展好的“四好”目标。

  政策扶持保障—— 

  打造现代农业场景 

  四平市全面落实吉林省的扶持政策,出台了《四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四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模式,推动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壮大适度规模经营,打造集中连片、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场景,促进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做大做优做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鼓励标准化生产经营。在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位于双辽市王奔镇王奔村三屯的吉林宏野农机种植专业合作联社,整合农业资源,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打造集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了79家农民合作社。农业全产业链的上游集采节本、中游提升单产、下游溢价增收,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2020年着手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从选种、生产到收获,社员做有标准、干有尺度。2021年在王奔镇玉米种植示范区试验种植密度8万株/公顷,产量达1.368万公斤/公顷。2022年重点打造玉米和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到2023年基地发展到50余家。标准化生产扩大了经营规模,提高了种植收益,专业合作联社已对3省交界区13个乡镇5200户农户的15.5万亩土地实行了生产托管,整体收益增加3864万元以上。

  鼓励农机农艺相融合、良田良种良肥良法相结合。伊通满族自治县金辉种植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致力于农机农艺相融合、良田良种良肥良法相结合,建立完善农机农艺协作机制和农机农艺配合工作机制,利用黑土地保护政策,发挥“测土配肥中心”的技术优势,全面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管理,实现了高产高效共赢。近3年来,合作社通过良田良种良肥良法全程一体化模式,比传统垄作模式每公顷平均增产3000—4000公斤,增加产值6000元以上。

  示范引领带动—— 

  经营主体量质并举 

  四平市积极落实中央和省相关涉农项目扶持政策,坚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高标准制定政策举措,出台“四平样板”标准,开展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率先扶持打造一批示范引领典型,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示范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单纯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好”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7047个,共有各级示范社672个,其中国家级29个、省级258个、市级156个、县级229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5316个,共有各级示范家庭农场591个,其中省级172个、市级104个、县级315个,有23个农民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百强示范社”。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员达到176户,拥有大型拖拉机60台套,年服务农户1000户以上,先后获得国家级农民示范社等十几项荣誉,理事长卢伟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合作社大力推进“四化”(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科技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梨树模式”,集成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绿色防控等一系列先进增产增收技术,经营面积达到690公顷,集中连片的土地让农业机械化变成了现实。“我们合作社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用好,把空闲劳动力安置好,让村民有事干,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理事长卢伟表示。

  四平市大力推广卢伟专业合作社经验,又创新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以新型经营主体做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艳会农业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设备50多台套,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后,流转土地1万多亩,涵盖旱田水田生产全过程,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几年来,合作社转变思路,开拓经济增长点,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管理,大米品牌有点点秋香和伊通风情两个品牌,订单式经营,畅销十多个省市,大大提高了产值和利润。将来,我们要让伊通大米走遍全国!”合作社负责人说。

  提升服务效能—— 

  新型农民增产增收 

  四平市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工程,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举措,通过服务创新、金融创新、保障创新等措施,帮助新型经营主体纾难解困,抵御风险。

  搭建融资对接平台。积极落实中央和省相关涉农项目扶持政策,搭建融资对接平台,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社会化服务补贴等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2021年以来,每年举办涉农融资供需对接会30多场次,对接涉农主体5000家左右,培育出一批农业合作小巨人。2023年共举办涉农融资供需对接会35场次,对接涉农主体4419家,对接资金3.67亿元,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

  融资供需对接,让小小黏豆包成为大产业。四平市铁西区二丫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30余名乡亲生产加工东北特色食品黏豆包,逐渐树立起“二丫”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理事长陈丽冬被授予四平市“豆包大王”称号。“近4年多来,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每年都前进一大步,经历了产业转型、经营模式调整、销售渠道拓展等一系列改革,最终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通过网红直播、参展试吃、网络广告、自媒体宣传等多渠道,进行品牌推广,产品销售到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广州等多个大中城市,销售量平均每年增长30%,收入增长20%,社员收入每年递增7.5%。最近又研发了不同口味、不同颜色的南瓜、哈密瓜黏豆包及苏子馅黏糕饼,投放市场后深受好评。”陈丽冬说。

  伊通县大孤山镇新宇家庭农场,在融资政策支持下,利用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培肥了地力,把附近的4000多亩地,打造成了沃野良田,单产从1.6万斤提升到2.5万斤。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周边的村民都愿意把耕地承包给新宇家庭农场。

  强化科技集成—— 

  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四平市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起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用先进技术装备武装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装备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闯出一条全要素支撑、全链条服务、全流程闭环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新路。目前,全市拖拉机保有量6.9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48万台。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重大增产先进技术,每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加密植”等重大增产技术800万亩,重点建设双辽玉米、梨树绿色食品及玉米、伊通万亩玉米3个高产高效示范区。

  科技集成,壮大了新型主体,带火了一方经济。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郭家店镇青堆子村,集约经营土地近1000公顷,生产规模扩大到2个乡镇10个村,重点在设备、技术体系方面做足功课,购置了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70多台套,并培养出一支优秀技术员队伍,率先达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水平。“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改变了原有的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模式,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社员每公顷地比分散小农户增产1000斤、节本1200元。从节本增效看,每公顷收益比普通农户高出2500元左右,有效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农户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向突出。”理事长韩凤香说。

  科技集成,让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双辽市红旗街双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科技兴农发展新型模式,建设现代农业高产特色花生产业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和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拥有无人机、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30多台套,拥有年加工能力2000万斤的花生生产线一条,产品远销广州、福建、哈尔滨等地,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社,红旗街被评为吉林省“花生之乡”。

  科技引领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采取“政策+科研院校+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户”运作模式,经营土地3900亩,创新推广西兰花一年两茬大田种植、甜玉米大豆间作种植、鲜食玉米青储离田等多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智慧化管理,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理事长邵亮亮说:

  “由于西兰花的田间管理和技术不断更新,产量和品质都有所突破,目前已成功完成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连续5年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2023年,合作社带动98户农户种植鲜食玉米,实现每亩地增收1000元;探索米豆间作模式,通过高秆与低秆作物搭配,构建透光通风走廊;利用鲜食玉米秸秆变身青储饲料,让种植业和养殖业互动,加快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走出一条以种供养的生态循环新路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山海,江苏农业援非硕果累累
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江苏与非洲国家间的农业合作蓬勃开展,一批批农业专家带着真情,带着品种和技术,跨越山海,让一个个农业项目落地开花结果,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584

发展绿色农业保险 共筑粮食安全新未来
第十二届国际农业保险大会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出席并致辞。

0评论2024-09-05544

洋洋大观|“非”常精彩·在长沙感受中非农业合作新热度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0评论2024-09-03520

无棣: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无棣县水湾镇鞠家村的圣果缘采摘园迎来采摘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享受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圣果缘采摘园始建于2017年,现有绿色果品博瑞拉克无花果、玫瑰香、巨峰葡萄、二代短枝冬枣、蜜桃等优质瓜果品种,成为亲子采摘、朋友聚会游玩、亲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游玩。

0评论2024-09-03488

农业农村部:全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工程质量,守护好、建设好耕地这个命根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打牢基础。

0评论2024-08-30516

内蒙古:联合农牧部门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联合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0评论2024-08-30486

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支持奶牛肉牛生产作为推进金融支农重要抓手
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奶牛肉牛生产座谈会,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等9家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0评论2024-08-28521

扎兰屯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潮流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兰屯市政府宣布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将以创新、生态、智能、高效、服务为核心理念,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8-28453

中尼南方农业科技园在尼泊尔启动
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尼泊尔南方农业科技园27日在尼泊尔中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启动,该项目旨在帮助尼泊尔提高粮食产量。

0评论2024-08-28440

揭阳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揭阳市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在普宁市南溪镇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在揭阳创新突破,以科技成果转化塑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支光南出席会议并讲话。普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建文,副市长王粉娟等参加活动。

0评论2024-08-2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