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激活农业芯动能

2024-06-27 16:033260

小麦高产攻关田里,新品种小麦实测单产超过878公斤;中药材育苗工厂内,现代化技术保障药材种苗更地道;种公牛站冻精存储车间里,高端肉牛种质资源被输送到全国各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亳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振兴,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精心培育振兴之“种”,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注入“芯”动能。

新品培育,打造自有农业“芯片”

好种子让产量“赢在起跑线”

“最高单产878.6公斤,亩均产量约75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仲夏时节,提起刚收获的1100亩小麦,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种粮大户张林森满面笑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如何提高?

“小麦要高产,良种是关键。好种子让产量‘赢在起跑线’。”张林森告诉记者,其家庭农场每年示范种植十几个小麦新品种,根据测产情况,选择2个到3个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小麦5000余亩,亩均增收约100公斤。

近年来,在省市农科院科研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张林森家庭农场通过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攻关田的小麦实测单产多次刷新全省纪录,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最高单产达913.18公斤。“涡麦9号”以亩产量782.85公斤的成绩,刷新全国百亩连片高产纪录。

“涡麦9号”是“皖麦38”的升级替代品种,两者均由亳州市农业科学院自主培育。“前者解决了后者抗倒伏、广适性较差问题,亩均增产3%以上,带动农民亩均增收50元至80元,已累计推广约300万亩。”该农科院副院长冯斌告诉记者。

麦收时节,记者在亳州市农科院育种基地看到,上万个形态各异的小麦品种渐次成熟。冯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着手准备逐片收割其培育的三代小麦。

“小麦性状稳定的过程通常要5年到7年,还要经过产量比较、区域试验等多重考验,最后经过审定,才能交给农民大面积种植。”冯斌说,小麦从授粉杂交到诞生一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是“万里挑一”的漫长历程。

种业振兴,同样离不开种业企业的参与。

涡阳县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业企业有7家,种子年生产加工能力8万吨。“我们培育小麦新品种11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1000万亩。”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说。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涡阳是全国小麦制种大县,累计培育小麦品种42个,小麦繁种面积突破20万亩,产量达8.5万吨,小麦总产量连续6年全省第一。”涡阳县委农办副主任杨永立介绍,该县不断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打造自有农业“芯片”,着力解决制约种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工厂”育苗,精准解决药材繁育难题

好苗子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半夏、亳菊、白术、栝楼、紫苏……在亳州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各类中药材种苗长势正旺。

“这些都是通过组培技术进行提纯复壮与脱毒快繁的中药材种苗,与市场种源相比,抗性更强、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亩均增产20%左右。”该公司研发人员赵梦茹告诉记者。

中药材在自繁自用的种植过程中,受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种苗的抗逆、抗病等能力下降。对此,该公司将现代生物、环境调控、施肥灌溉、信息管理等技术贯穿于种苗生产过程,用科技锻造中药材“芯片”,已形成30余种中药材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年产原种种苗逾1000万株,在地扩繁能力逾2亿株。

“‘工厂化’育苗可以实现精确播种、精准控制和集约化管理,是解决部分珍稀或大宗中药材种苗供应紧缺、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赵梦茹说,围绕“工厂化”育苗技术,该公司已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

从神医华佗辟下第一方药圃,亳州中药材种植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全市现有中药材种植品种410多个,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以上、占全国的10%,其中规范化种植46万亩、居全省首位。2023年,该市中药材种植业产值46.5亿元,同比增长9.2%。

如何把好种苗转化为药农实实在在的好处?示范、推广种植不可少。

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720亩的亳药标准化种植和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用于种质资源在圃保存、创新利用、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示范及产学研试验,并有序推进道地药材种子种苗产品的商品化与应用。目前,该公司已推广脱毒亳菊标准化种植逾1000亩,采用项目合作方式在河南、山东、广西等药材主产区推广中药材良种种植逾1万亩。

“科技赋能,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材种质退化、混杂,扩繁能力不足等问题。”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刘耀武表示,良种繁育为中药材注入长寿“基因”,确保种源纯正、品质优良,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良种繁育,提供高端肉牛种质资源

好“芯片”为肉牛养殖添底气

宽敞明亮的牛舍里,一头全身黑毛、头顶双角的公牛悠闲地吃着草料,见到陌生人靠近,它歪着脑袋、喘着粗气,焦躁地走动起来。

“这头种公牛脾气不好,它出生于2015年6月,体重超过950公斤,被评定为特级种公牛。”在亳州市谯城区种公牛站生产基地,技术总监刘明军指着1号牛舍的黑毛和牛告诉记者。

谯城区种公牛站前身为安徽省种公牛站,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良种牛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主要从事牛种资源保护、繁育、科技研发及冻精生产供应业务。该站现存栏国家种质资源库备案种公牛82头,每年生产优质冻精50万剂。

“我们生产的冻精产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与进口冻精产品相比,价格更具优势。”刘明军介绍,该站引进了全自动冻精生产线、精子密度仪及冷冻仪等先进设备,保障种牛冻精品质。

种牛冻精是培育高品质杂交肉牛的关键,直接影响肉牛的抗病力、适应性、生长速度等,是肉牛产业发展的“芯片”。

“种子‘芯片’是根本,是基础。不能随便拉一头公牛来当种牛,要保证种牛的家族纯正,这样有利于优良特性的稳定传承。”刘明军说。

谯城区是传统养牛大区,2023年肉牛养殖规模达4.3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6亿元左右。依托种公牛站建设,谯城区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加快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鼓励支持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和基础母牛繁育,减少周边养殖户远程调牛成本。

去年8月,谯城区对种公牛站的牛舍、采精大厅、实验室等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繁育体系,提升肉牛种源生产能力,提供高端肉牛种质资源,把种公牛繁育良种输送到全国各地。

“种公牛站还与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牛肉种业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谯城区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畜牧股股长沈州告诉记者,该站拟增扩种公牛群体90头以上,年生产优质种公牛冻精60万剂以上,打造国内肉牛种业研发创新基地、重点项目创新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基地、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等您赴约,倒计时1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
等您赴约,倒计时1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三十而励,向新而行”10月28-30日,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暨2024吉

0评论2024-10-28592

倒计时10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邀您共赴盛会
倒计时10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邀您共赴盛会!由中国种子协会、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哈尔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0评论2024-10-22493

农民合作社成推动云南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力量
“云南省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9月4日,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召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蒋兴明介绍,截至目前,云南省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69526个,平均每个行政村约有5个农民合作社,高于全国3.2个的平均水平。

0评论2024-09-05535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海南2个案例入选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全国50个案例获推介。其中海南2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文昌市打好‘公坡香米’特色牌”“万宁市兴隆小咖啡走向世界大舞台”。

0评论2024-09-05475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9-03468

高端媒体看邯郸丨“农事服务360+” 一种农业联合生产模式的创新之道
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邯郸市永年区曹八汪村农民张文绪怎么也没想到,年龄大了,体力下降了,自己种的地却越来越多了。“年轻时我家种6亩地,一年到头累得不轻;现在上岁数了,我种1000亩地,却轻松得很。”他说。

0评论2024-09-03461

现代管理与运营模式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
内蒙古扎兰屯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正以其引领力和创新性,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的重要力量。近日,该园区在农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领着新型大豆种植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与传统大豆相比,这种新型大豆在品质、产量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为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活力。

0评论2024-08-30460

哈萨克斯坦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根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哈农业总产值为1.6万亿坚戈(1美元约合480坚戈),同比增长3.4%。其中畜牧业产值1.5万亿坚戈,种植业产值830亿坚戈。哈农业部表示,将继续推动秋收工作有序进行,预计2024年全年农业产值有望实现同比增长11.6%。

0评论2024-08-2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