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多场景应用灌溉新技术——发展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孝直实践

2024-05-29 14:163980

济南平阴县孝直镇。风吹过田野,麦浪起舞,沙沙作响,空气里弥漫着庄稼人熟悉的芳香。

孝直镇是平阴县第一农业大镇,更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咱们这里地形地貌比较全,有山区也有平原。”孝直镇党委书记苏东润介绍,在该镇东部的汇河冲积平原地带,土地比较肥沃;近年来,济南市小麦、玉米亩均最高单产不止一次出现在“亓集”这一带。

事实上,孝真镇粮食生产连年稳产、高产,靠的并不是“老天爷赏饭”,而是持续打造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必然结果。

吴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这两年不止一次到孝直镇实地调研。2024年4月,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在平阴县举办,将多处现场教学点放在了孝直镇。培训期间,吴勇专门提到,孝直镇将多项灌溉新技术应用于不同场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粮食增产,其做法更具借鉴意义。

作为黄河进入济南的第一站,平阴县全面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流域内深度节水控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3年11月,该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此为契机,平阴县在孝直镇建设5万亩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位于和圣苑村的五大节水灌溉模式核心示范区,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还是更进一步的低碳农业,高效都是不变的诉求之一。”苏东润表示,“为此,我们在新技术应用、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没少花心思、下气力。”

他提到,孝直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方面着墨甚多。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拥抱新技术并付诸行动,形成了一批农业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具体案例。“比如,我们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节水模式,并结合智慧化终端、数字云平台等,将科技支撑粮食安全做扎实、见实效。”苏东润说,在和圣苑村的实践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和圣苑村地处汇河以东,核心示范区面积910亩,为优然牧业牧场大面积流转的土地,于2023年底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种植作物为小麦。“这里集中示范展示了5种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能灌溉模式。”孝直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久明说,“其中,地埋式(滴)渗灌203亩,地埋伸缩式喷灌233亩,固定立杆式喷灌200亩,指针式喷灌145亩,卷盘式喷灌129亩。”

不止于此。该示范区集高效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智能管理及沼液还田种养循环于一体。孙久明介绍,经测算,示范区内应用的地埋式渗灌技术,较传统漫灌方式节水效果超过60%、节肥效果超过30%。即使与地表式滴灌相比,其节水效果仍达到约15%。与此同时,采用地埋式渗灌技术种植的小麦,较其他灌溉方式平均增产5%到10%。

对此,和圣苑村党委书记王金山有切身感受。他认为,地埋式渗灌的最大亮点是节水节肥、省工省力,而且每亩小麦可增产100斤以上。

“通过示范区建设,显著提升了小麦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沼液还田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苏东润说,“目前,孝直全镇应用节水灌溉模式多达7种,面积超过5.6万亩。通过推广应用这些新技术,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肥料用量,节约了能源,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

在和圣苑村,针对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效果,还结合果树种植开展了对比实验。“地埋式渗灌置于地下30厘米,水肥集中于根部。”王金山告诉记者,“效果比应用于小麦、玉米的种植还要好。”

节水节肥新技术结合农用杀虫灯等的应用,令孝直当地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粮食产品也更加绿色安全。

孝直镇耕地面积12.2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占平阴全县的三分之一以上,年总产量15万余吨。近年来,该镇通过引进优然牧业、东方希望、东润种业、禾宝中药材等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夯实了“东菜中粮西药”的产业布局。

“如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大家都在探索。”苏东润表示,“我们的体会是,要以争取‘吃得更少、跑得更快’为检验标准。”

2022年8月,孝直镇请来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商乡村振兴大计。“高效节水智慧农业地埋式渗灌水肥一体化模式”,正是此次高端论坛的两大主旨议题之一。仅仅18个月后,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选择来到孝直镇和圣苑村、野场村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观摩了解节水灌溉多场景应用。

不仅如此,参训的全国各地农技专家也来到孝直镇付庄村墒情监测站点进行现场教学。

墒情是评价农田水分状况满足作物需要程度的指标。据付庄村党支部书记亓明轩介绍,监测站点的数据随时传递至大数据云平台,从而为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合理灌溉、科学抗旱保墒、节水等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在付庄村建设墒情监测站,开展测墒灌溉,也是孝直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种积极探索。”苏东润表示,节能减碳、高效优质是孝直镇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努力的目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要获得提高。同时,不管是新的技术还是生产模式,应用起来还要更加方便,持续走好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他举例说,通过数字集成系统,在手机端即可开展田间管理。再如,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为孝直镇实现了全新的农业生产场景。

据记者了解,孝直镇已经将土壤监测、气象条件、水肥一体化以及农产品销售终端,甚至包括乡村治理,全部集成到数字云平台。可以说,在很多乡镇尚处于数字乡村建设破题阶段之际,孝直镇已将其变成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实践。

“如果通过大水漫灌、增水增肥的方式实现粮食增产,那不是本事;而在节水减肥控药、省工省力的前提下,实现粮食增产,这才是真本事。”苏东润强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等,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确保粮食安全。

又是一年麦收在即,喜悦在广袤田野间滋长。据了解,孝直镇已在谋划推进万亩无人农场的建设。可以预见,更多现代农业的美好愿景将在这片土地上化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画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巨型西瓜喜开园 黑龙江友谊农场定制农业结硕果
9月的北大荒集团各地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在友谊农场第三管理区水稻育秧大棚园区,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定制农业项目的首个丰收季。近日,随着一颗颗重达百斤的巨型西瓜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闪亮登场,正式拉开了开园采摘的序幕。

0评论2024-09-05527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
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宿州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工作进展、主要路径、具体措施,部署安排下阶段重点任务,加力推进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

0评论2024-09-05507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强田间管理等 多措并举保障秋粮丰收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中稻、玉米进入灌浆期,大豆进入鼓粒期,双季晚稻陆续进入拔节期,总体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苗情长势正常偏好,夺取丰产丰收有基础。

0评论2024-09-03468

全州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会上,传达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学习了农业农村部奶牛肉牛生产形势座谈会、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度会和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通报了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农口重点工作专项通报整改落实情况,对下一步做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0评论2024-09-03459

宣城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成绩喜人
宣城市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兴旺,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注入活力。

0评论2024-08-30484

农业农村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富民、得民心的工程
农业农村部近日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聚焦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摸查田间水利设施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生命线。

0评论2024-08-30493

农业农村部 中国气象局:加强海洋渔业气象防灾减灾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渔业)、气象厅(局、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华风气象传媒集团:

0评论2024-08-28426

用工业思维撬动现代农业——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的调查
地处鄱阳湖之滨的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尽管拥有“全国产粮大县”等诸多头衔,但仍面临着农业产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南昌县把“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放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用工业成果反哺农业,用工业思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实现优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0评论2024-08-2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