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加强农业高科技创新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5-24 14:255120

农业现代化是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坚实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强农业高科技创新,推动颠覆性创新技术应用、多要素渗透融合和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培养,是大力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聚势种子芯片振兴

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各项农业先进技术的核心载体,是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内因,农业新质生产力应首先着眼于振兴种业。

一是着力培育标志性成果。河南省是种业大省,种质资源数量众多,应立足于种业实际,正视选育技术短板,围绕小麦、玉米、棉花、生猪、鸡、牛等主要农作物和畜牧品种,在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方面创建育种技术新体系、创制优异新种质、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二是突出高能级平台引领。在生物育种方面,依托中原农谷、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建的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着力提升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结合基因组学、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新技术,朝着构建智能分子育种体系,破解核心种质创制、关键基因发掘和高效育种技术方向发展。在生猪等畜禽领域,依托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攻关,持续强化人兽共患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耐药性研究,重点突破畜禽重大疫病新型诊断制剂、药物和疫苗关键技术,产出标志性成果,带动畜牧学、生物学、化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全面提升。三是持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各平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身组建科研平台和团队,大力支持领军人才牵头组建跨单位联合、产学研协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团队;实施高端人才靶向培育项目,遴选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培养梯队,实现靶向培养;实施青年英才筑基扩增项目,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同时,应加强管理考核,制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创新团队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

聚力成果推广应用

加强核心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融入大市场,转化为新动能。

一是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服务。通过举办产品博览会、品种观摩会、技术测产会、签订转化协议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组建国家(省级)科特派服务员(团)、国家(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大力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送“技”于田、送“富”于农。二是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坚持久久为功、重在落实,持续做好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和定点帮扶,推动合作协议落实落地。积极与农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为企业量身定制关键技术方案,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三是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新模式。打造“学校+政府”的培训模式,构建“学校+基地+田间”三级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依托“头雁”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三区科技人才培训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添新引擎。

聚焦生产模式创新

找准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综合考虑我省粮食供需形势、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粮食生产基础,以优化要素配置为核心,探索推进“周年多熟吨半粮万元田”新模式,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推动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调结构增产能。在稳定粮食产量和种植面积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采用轮作、间作或套种等方式,加种蔬菜、中药、油料、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农业总产值,实现“万元田”目标。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模式下,采用壮株促根增穗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宽窄行增密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最终实现“吨半粮”目标。二是延链条增产值。小麦可选用富硒富锌、高抗性淀粉等功能型小麦高产新品种,增加产品竞争力,提升种植效益;玉米可选用富含叶酸、高油等功能型品种或可鲜食、青储类品种,缩短收获期,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加茬或套种的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可采用冷藏保鲜、冷冻保鲜、盐渍加工等保鲜加工措施,达到错峰上市、精准上市、优质上市;对于牛至、黄精等中药材初级产品,可通过牛至精油提取、黄精茶加工等技术提高附加值。三是赋功能增效益。在稳定小麦产量基础上,通过轮作、间作或套种等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涵养生态的方式,因地制宜构建“粮食作物+”的多种模块化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三熟,提升农业产值。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品牌,引导和组织种粮大户或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创建特色品牌。加快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原料到舌尖”的全程监督监管。

聚能拔尖人才培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涉农院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

一是锚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专业设置、学科优化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提出的“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指示精神,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等战略需求和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国家需求相一致。推动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以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技能培训(比赛)、教学团队凝练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科技小院模式、研究生联合培养、现代产业研究院培养等,通过实践教育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推动教学资源内外联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在课程、教材、实践平台、联合培养等方面推动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共建共享,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双向互动,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升农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聚智农业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态特征之一,为此,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提升农业产量和效益的同时,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是不断加强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积极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着力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守牢耕地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耕地质量的跃升。瞄准农业生产现实需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推广,开展农机装备智能化创新,促进农机装备向智能高效、绿色环保升级,实现优质增产增效,以技术创新带动农机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数字化赋能农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推进农业装备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构建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农业数据跨区域共享,提高数据采集和利用效率,降低数据使用成本。搭建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稳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让农业有“质”更有“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节能、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研发,如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食物的微生态生物合成技术等,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合理制定产业规划,大力培育绿色优势产业,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山海,江苏农业援非硕果累累
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江苏与非洲国家间的农业合作蓬勃开展,一批批农业专家带着真情,带着品种和技术,跨越山海,让一个个农业项目落地开花结果,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584

发展绿色农业保险 共筑粮食安全新未来
第十二届国际农业保险大会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出席并致辞。

0评论2024-09-05544

洋洋大观|“非”常精彩·在长沙感受中非农业合作新热度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0评论2024-09-03520

无棣: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无棣县水湾镇鞠家村的圣果缘采摘园迎来采摘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享受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圣果缘采摘园始建于2017年,现有绿色果品博瑞拉克无花果、玫瑰香、巨峰葡萄、二代短枝冬枣、蜜桃等优质瓜果品种,成为亲子采摘、朋友聚会游玩、亲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游玩。

0评论2024-09-03488

农业农村部:全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工程质量,守护好、建设好耕地这个命根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打牢基础。

0评论2024-08-30516

内蒙古:联合农牧部门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联合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0评论2024-08-30486

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支持奶牛肉牛生产作为推进金融支农重要抓手
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奶牛肉牛生产座谈会,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等9家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0评论2024-08-28521

扎兰屯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潮流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兰屯市政府宣布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将以创新、生态、智能、高效、服务为核心理念,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8-28453

中尼南方农业科技园在尼泊尔启动
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尼泊尔南方农业科技园27日在尼泊尔中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启动,该项目旨在帮助尼泊尔提高粮食产量。

0评论2024-08-28440

揭阳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揭阳市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在普宁市南溪镇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在揭阳创新突破,以科技成果转化塑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支光南出席会议并讲话。普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建文,副市长王粉娟等参加活动。

0评论2024-08-2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