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三个支点撬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03-18 13:545000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2024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从多个方面对“三农”工作画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个支点。

以“大农业观”提振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若按传统国民经济统计,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4年以后已降至10%以下,2022年降到7.3%。然而现代农业的范畴已经远远超出农产品生产,涵盖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产业,这些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已经超过第一产业。据统计,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6.24%,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2倍。

要树立“大农业观”,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种地养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以及乡村旅游等需求越来越多,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在夯实农产品生产和供给这个“本”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当前,小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要大力发展农村“土特产”等富民产业,优化农村流通、冷链物流、电商等服务体系,让好的农产品产出来、销出去、卖上价。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对小农户的服务带动,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

当前,村庄不断分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融入城镇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村庄类型实际更多。在开展乡村建设中,要分类推进、因地制宜,防止一个模式建到底。要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短板弱项,尤其是往村覆盖、向户延伸上还不足,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例如,全国村内道路硬化率为62.79%,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仅为5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只有40%,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有不小发展差距。

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从各地实际和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统筹生产生活,合理安排优先序,干一件成一件。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回应农民群众关切,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养老等服务水平。

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菜农收获蒜苔 江文耀 摄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城要发挥龙头作用,统筹县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客运一体化,建设以城带乡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


要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善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党建引领,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2年,全国村两委集中换届完成后,村两委干部进一步年轻化,学历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整体提高,对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机制,特别是要充实村级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持续深入推动村级组织减负,让基层把更多精力放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


农村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富裕,也要求精神生活富足。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要扎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的激励约束功能,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为农民在婚丧嫁娶等方面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另一方面,要繁荣乡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激发村民的主动性,让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


统筹发展、建设、治理互促共进


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促进。


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乡村建设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乡村治理贯穿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中,提供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民居与荷塘 杨文斌 摄


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治理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让广大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观念,用统筹的方法推进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统筹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破解“两难”“多难”困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同时,根据阶段性变化和问题,聚焦重点难点,推动乡村迭代升级,让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治理与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巨型西瓜喜开园 黑龙江友谊农场定制农业结硕果
9月的北大荒集团各地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在友谊农场第三管理区水稻育秧大棚园区,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定制农业项目的首个丰收季。近日,随着一颗颗重达百斤的巨型西瓜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闪亮登场,正式拉开了开园采摘的序幕。

0评论2024-09-05527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
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宿州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工作进展、主要路径、具体措施,部署安排下阶段重点任务,加力推进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

0评论2024-09-05507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强田间管理等 多措并举保障秋粮丰收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中稻、玉米进入灌浆期,大豆进入鼓粒期,双季晚稻陆续进入拔节期,总体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苗情长势正常偏好,夺取丰产丰收有基础。

0评论2024-09-03468

全州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会上,传达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学习了农业农村部奶牛肉牛生产形势座谈会、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度会和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通报了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农口重点工作专项通报整改落实情况,对下一步做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0评论2024-09-03459

宣城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成绩喜人
宣城市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兴旺,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注入活力。

0评论2024-08-30485

农业农村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富民、得民心的工程
农业农村部近日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聚焦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摸查田间水利设施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生命线。

0评论2024-08-30493

农业农村部 中国气象局:加强海洋渔业气象防灾减灾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渔业)、气象厅(局、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华风气象传媒集团:

0评论2024-08-28426

用工业思维撬动现代农业——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的调查
地处鄱阳湖之滨的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尽管拥有“全国产粮大县”等诸多头衔,但仍面临着农业产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南昌县把“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放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用工业成果反哺农业,用工业思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实现优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0评论2024-08-2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