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02-28 12:51356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多层次、全方位转变的长期过程,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各国因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不同,大都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也不可能照搬任何发达国家的模式,必须立足自身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是现代化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概括,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而且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农民富裕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体现。无论任何时候,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则大厦不稳,建好、建牢、建美中国式现代化这座宏伟大厦,必须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可以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度、质量和成色。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突出短板。从领域看,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科技含量、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够高,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增收压力大,科学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快农民现代化的任务艰巨。从内容看,相较于工业、城市和市民,无论物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抑或是公共服务和治理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如果不尽快补齐这一短板,必将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和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补齐短板、增强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固底板、补短板的关键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公共服务和治理现代化的综合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其中,农业现代化是从产业角度界定的,表现为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内含了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部分要素;农村现代化是从地域角度界定的,表现为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现代化,包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农民现代化体现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坚持追求人的现代化,既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又是其最终目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城乡融合则把三者串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三者的实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应该看到,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并非局限于农村,如农业科研、教育等主要集中在城市,广义上的农民现代化也包括农业转移人口的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并把它列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政府政策和学界研究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农业现代化上,改革开放后,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在国家政策层面,2005年中央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把农村现代化提上重要日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当前,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随着发展阶段变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展开,我国已具备了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需要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整体设计、协同推进,而且需要将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注重整体性、协同性和政策取向一致性,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协调发展。可以说,协同推进是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举措。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协同推进表现为以实现农业强为目标,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竞争力,使农业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在农村现代化方面,协同推进表现为以实现农村美为目标,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住房革命,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使农村具备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民现代化方面,协同推进表现为以实现农民富为目标,聚焦农民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农民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协同推进表现为以县域为切入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全面推进,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和首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均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最高,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程度居中,农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距离2035年目标差距最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农民现代化水平滞后会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和质量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绝不能“见物不见人”,只重视农业和农村物的现代化,而忽视广大农民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就难以真正全面实现,其进程、质量和成色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必须把推进农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促进农民现代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应从广义上理解,既要加快农村居民尤其是农业人口的现代化,使他们能够就地在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也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其真正全面融入城市,共享现代化成果。2022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47亿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农业转移人口大多未完全实现市民化。

农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主体。农民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应加快农民的观念转型,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实现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养、文化素质和健康保障水平;切实加强农民主体性建设,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使更多农民向专业化、知识化、职业化转型;加快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角度看,农民现代化首先表现为实现农民富的过程,其核心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全国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如何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亿万农民同步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三农”工作重心所在。新时期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减人、增收和帮扶。“减人”不是减少人口出生总量,而是指依靠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创造条件;“增收”就是依靠乡村全面振兴,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建立各具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和农业农村导向型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帮扶”就是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农村低收入家庭收入,不断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使广大农民同步实现共同富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等您赴约,倒计时1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
等您赴约,倒计时1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三十而励,向新而行”10月28-30日,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暨2024吉

0评论2024-10-28593

倒计时10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邀您共赴盛会
倒计时10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邀您共赴盛会!由中国种子协会、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哈尔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0评论2024-10-22493

农民合作社成推动云南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力量
“云南省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9月4日,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召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蒋兴明介绍,截至目前,云南省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69526个,平均每个行政村约有5个农民合作社,高于全国3.2个的平均水平。

0评论2024-09-05535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海南2个案例入选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全国50个案例获推介。其中海南2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文昌市打好‘公坡香米’特色牌”“万宁市兴隆小咖啡走向世界大舞台”。

0评论2024-09-05475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9-03468

高端媒体看邯郸丨“农事服务360+” 一种农业联合生产模式的创新之道
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邯郸市永年区曹八汪村农民张文绪怎么也没想到,年龄大了,体力下降了,自己种的地却越来越多了。“年轻时我家种6亩地,一年到头累得不轻;现在上岁数了,我种1000亩地,却轻松得很。”他说。

0评论2024-09-03461

现代管理与运营模式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
内蒙古扎兰屯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正以其引领力和创新性,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的重要力量。近日,该园区在农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领着新型大豆种植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与传统大豆相比,这种新型大豆在品质、产量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为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活力。

0评论2024-08-30461

哈萨克斯坦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根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哈农业总产值为1.6万亿坚戈(1美元约合480坚戈),同比增长3.4%。其中畜牧业产值1.5万亿坚戈,种植业产值830亿坚戈。哈农业部表示,将继续推动秋收工作有序进行,预计2024年全年农业产值有望实现同比增长11.6%。

0评论2024-08-2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