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行走龙江看发展|“四个农业”的绥化实践

2023-11-14 17:283400

绥化,农业大市。以一个“农”字为起点,描绘着现代农业发展图鉴。


全国水稻十大品种中绥化市占据三席,分别是绥粳18、绥粳27、绥粳28;绥化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203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1350万亩。绥化市有北林区、庆安县两个国家制种大县(区)……


绥化市以“四个农业”为总抓手,加快农业强市建设的步伐坚定。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飚介绍,2022年,绥化市粮食产量230.96亿斤,实现了“十九连丰”。2022年6月,绥化市制定出台了《绥化市建设“四个农业”的实施意见》,分别就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制定了4个具体工作方案。今年3月,制定出台全市《关于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振兴计划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形成了“4+1”的工作推进框架,努力打造“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最佳实践地,把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又是一年收获季,绥化市有底气、有信心将更多优质好粮端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农事在云端 数字在田间


天上的卫星,一头连着农机,一头连着手机,农情调度尽在一“屏”之间。


绥化市北林区河夹芯子国家级水田示范区秦家镇嘉香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稻田里,今年采用了5G大数据管理技术。“通过这些监测设备,可以对水稻的土壤墒情、病虫害进行监测,将气象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提供科学处置方案,确保粮食稳产增收。”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连文介绍。该合作社生产经理刘超说,这片稻田有750亩,目前长势良好,亩产预计1200斤。


监控设备设于田间,指令发于指尖。“通过可见光、红外线设备对地块进行信息采集,会生成一个处方图,从而实现科学管护。”黑龙江秋慧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冰冰说,5G+智慧农业系统为农田管护提供预判,实时制定解决方案。


海伦市结合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项目,在栽培技术上,以科技园区为引领,组织大豆种植大户推广了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亩均增产12.7%。


在科技农业推进方面,绥化市攥紧农业“芯片”,推动种业振兴。强化数字赋能,全力推进整市数字农业建设。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宝峰介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运用数字化思维。绥化市被确定为全省“农业大数据+政策性保险”整市试点。目前市级建设涵盖10个县(市、区)的数字农业管理平台,10个县(市、区)建设分平台。在农技推广上面,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2022年,通过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监测农机主推技术作业面积1169万亩。


推进绿色种养 农产品可溯源


绥化市积极推进绿色生产模式,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656万亩,占耕地的93.2%;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在青冈、望奎、兰西等8个县(市、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构建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建立示范区1.65万亩,落实田间试验24个,建立肥效监测点160个。


望奎县东郊镇种地大户冷文忠算了一笔账:“我今年种了517亩地,使用政府免费提供给我们的粪肥,平均每亩地能少用6斤化肥,节省了5000多元,不但增了产量还养了地力。”


望奎县在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工作中,强化绿色生产技术支撑,鼓励粪肥发酵还田,在全县建设了695个粪便储存池和4处区域性大型粪污处理中心,打造了60处高标准集中沤肥场,每年可堆沤发酵粪肥近50万吨,还田面积30万亩以上。


兰西县以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玉米、水稻、蔬菜、小菜园、鲜食玉米等生产基础建设。今年采用水稻大棚旱育稀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10万亩。实施稻田养蟹1000亩、绿色种养循环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20万亩,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完成“三新”航化作业展示区6万亩。


此外,绥化市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基地创建,共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9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到759个。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20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


在质量农业推进方面,在水稻栽培、鲜食玉米质量信息追溯等领域制定和修订行业地方标准,为农业标准化发展提供生产技术支撑。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全市349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2022年开具合格证44万张、形成电子溯源码1083个。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聚焦“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坚持内育外引,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玉米、水稻、大豆、肉类、乳品、蔬菜、汉麻七大优势产业。2022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47亿元,总量全省第二位。


实施“寒地黑土+” 讲好品牌故事


秋已至,绥化市的丰收图景次第展开。眼下,绥化市青冈县、肇东市、兰西县等鲜食玉米主产区已经开始收获。今年,绥化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预计9月末完成全部收割工作。在水稻种植区北林区和庆安县,沉甸甸的稻穗也开始泛黄,即将开镰。


“看我身边的水稻,长势非常好,颗粒饱满,现在看又是一个丰收年。”日前,在庆安县勤劳镇方胜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地块,稻穗儿沉甸甸的,合作社理事长窦方胜说,庆安大米知名度高,提升了价值,社员每亩可增收1000元。


绥化市在品牌农业推进上,以“黑土优品”省级区域品牌建设为依托,围绕10个县(市、区)地方特色产业布局,培育N个农产品企业品牌,打造协同联动的“1+1+10+N”品牌体系,全市有32家企业和合作社、58款农产品获批“黑土优品”品牌标识授权。实施“寒地黑土+”双品牌战略,“寒地黑土”品牌价值602.39亿元。打造千亿级品牌工程。塑造绥化鲜食玉米、庆安大米、海伦大豆等八大地标品牌。


日前,以“绿都论‘稻’·‘香’聚庆安”为主题的2023黑龙江绥化庆安绿色水稻文化节暨刺五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绥化市庆安县举行,“有一种米香叫庆安香”再次从“绿乡”飘香全国各地。首届绥化“北林香米”节在“中国寒地香米之乡”绥化市北林区举行,“北林香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揭牌,让北林香米香飘万里。绥化市连续六年举办“中国·绥化鲜食玉米节”,累计签约金额7亿元以上。绥化鲜食玉米、庆安大米、北林香米、“海伦大豆”等成为农业品牌中的亮丽名片。绥化市正挖掘区位优势,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讲好绥化农产品品牌故事。


绥化市委书记张宝伟介绍,接下来,绥化市将坚持系统化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农业扩产能、依靠绿色农业提品质、依靠质量农业建信誉、依靠品牌农业闯市场,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建设。积极落实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推动粮食生产优质高效,巩固国家产粮大市基础地位,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取到2025年,粮食产能达到240亿斤以上,农业总产值超过1250亿元。(董新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等您赴约,倒计时1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
等您赴约,倒计时1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三十而励,向新而行”10月28-30日,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暨2024吉

0评论2024-10-28593

倒计时10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邀您共赴盛会
倒计时10天!第30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即将开幕,邀您共赴盛会!由中国种子协会、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哈尔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0评论2024-10-22493

农民合作社成推动云南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力量
“云南省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9月4日,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召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蒋兴明介绍,截至目前,云南省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69526个,平均每个行政村约有5个农民合作社,高于全国3.2个的平均水平。

0评论2024-09-05535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海南2个案例入选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全国50个案例获推介。其中海南2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文昌市打好‘公坡香米’特色牌”“万宁市兴隆小咖啡走向世界大舞台”。

0评论2024-09-05475

桃枝变肥料,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新标杆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北京生态农业的新标杆。

0评论2024-09-03469

高端媒体看邯郸丨“农事服务360+” 一种农业联合生产模式的创新之道
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邯郸市永年区曹八汪村农民张文绪怎么也没想到,年龄大了,体力下降了,自己种的地却越来越多了。“年轻时我家种6亩地,一年到头累得不轻;现在上岁数了,我种1000亩地,却轻松得很。”他说。

0评论2024-09-03461

现代管理与运营模式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
内蒙古扎兰屯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正以其引领力和创新性,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的重要力量。近日,该园区在农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领着新型大豆种植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与传统大豆相比,这种新型大豆在品质、产量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为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活力。

0评论2024-08-30461

哈萨克斯坦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根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哈农业总产值为1.6万亿坚戈(1美元约合480坚戈),同比增长3.4%。其中畜牧业产值1.5万亿坚戈,种植业产值830亿坚戈。哈农业部表示,将继续推动秋收工作有序进行,预计2024年全年农业产值有望实现同比增长11.6%。

0评论2024-08-2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