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022-06-29 09:094560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农业已经逐步从资源依赖型转化为科技驱动型,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创新性的农业科技成果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向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系统多级联动工作机制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国家、省、市、县、乡农业科技系统多级联动工作机制,在财政支持、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方面形成纵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链条。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投入财政资金,通过设立各类科技项目等方式进行支持,能有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有关资金项目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作用,以及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和对后期管理的保障作用。相关部门要统筹协同,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紧抓项目细化与落实,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工作。完善省科技成果转化网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线上线下两个服务载体,形成纵向贯通省市县、延伸链接国内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开展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要高度重视基础性和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建立多级财政支撑体系,健全风险投资制度,从政策指引、资金配给到基层技术推广,全方位保障其顺利转化和应用。

横向联合,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而言,供给侧为政府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投入、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推广,需求侧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广大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采纳行为。农业科技成果要实现高效率转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充分融入现阶段技术市场。

实现政产学研用多位一体。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等主体需要共同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多位一体紧密合作。做强技术产业研究院,发展专业研发机构,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力度和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引进力度,加强中试熟化平台建设。发挥农业企业和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实时向其他主体释放科技需求信号,积极采纳新的科技成果。

实现技术供需两侧双向互动。从供需两侧双向发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要保持紧密横向连接,保障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技术需求信息有效对接。以我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例,通过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室、科技专干,实现了网格式、全方位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河北省科技特派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科技供需双方沟通和交易提供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农业产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以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从科研机构“实验室”走向农田或农业企业“生产车间”,是农业科技创新链中的关键一环。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农业龙头企业、涉农科技领军企业要广泛联合,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攻坚,在种子、农药、机械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动成果转化。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其“领头羊”的示范效应。在现有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农业产业和企业具体技术需求,形成技术清单,让科技工作者开展“靶向”研究。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科技人员参与产业发展决策,促进农业产业科学发展、理性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设置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让科研院所农业专家与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面对面交流,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及时解决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好地让科技链赋能产业链。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生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生机制,有效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活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引导农业科技人才积极主动推动成果转化。优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措施,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研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热情。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逐步转变资助模式,坚持财政资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让“看不见的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推手。特别是对于具有可预见市场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新型农机、动植物优良品种等,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寻找市场融资机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具有广泛社会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污染降解技术等,则应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支持,通过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部门等对农户开展技术服务,从而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山海,江苏农业援非硕果累累
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江苏与非洲国家间的农业合作蓬勃开展,一批批农业专家带着真情,带着品种和技术,跨越山海,让一个个农业项目落地开花结果,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0评论2024-09-05584

发展绿色农业保险 共筑粮食安全新未来
第十二届国际农业保险大会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出席并致辞。

0评论2024-09-05544

洋洋大观|“非”常精彩·在长沙感受中非农业合作新热度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0评论2024-09-03523

无棣: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无棣县水湾镇鞠家村的圣果缘采摘园迎来采摘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享受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圣果缘采摘园始建于2017年,现有绿色果品博瑞拉克无花果、玫瑰香、巨峰葡萄、二代短枝冬枣、蜜桃等优质瓜果品种,成为亲子采摘、朋友聚会游玩、亲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游玩。

0评论2024-09-03492

农业农村部:全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工程质量,守护好、建设好耕地这个命根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打牢基础。

0评论2024-08-30516

内蒙古:联合农牧部门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联合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召开保秋粮丰收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

0评论2024-08-30487

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支持奶牛肉牛生产作为推进金融支农重要抓手
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奶牛肉牛生产座谈会,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等9家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0评论2024-08-28521

扎兰屯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潮流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兰屯市政府宣布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将以创新、生态、智能、高效、服务为核心理念,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8-28455

中尼南方农业科技园在尼泊尔启动
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尼泊尔南方农业科技园27日在尼泊尔中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启动,该项目旨在帮助尼泊尔提高粮食产量。

0评论2024-08-28440

揭阳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揭阳市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在普宁市南溪镇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在揭阳创新突破,以科技成果转化塑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支光南出席会议并讲话。普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建文,副市长王粉娟等参加活动。

0评论2024-08-2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