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商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斯农业专家“云话”科技合作助减贫

2022-06-27 11:384390

       “提升农户对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对能力是斯里兰卡提振经济和减贫发展的计划之一。其中,围绕知识分享、技术交流、人员互访等内容与中国合作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斯里兰卡种植业部农业司司长埃迪丽玛娜于24日在中国云南——斯里兰卡农业减贫合作论坛的农业科技合作助力减贫专题研讨会中如是说。

  当日,数十位来自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农业专家学者“云聚”一堂,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研讨会,共探农业科技合作对减贫的助力作用,为农业科技减贫提供良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介绍,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奇迹”。她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不仅为中国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和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丰富世界减贫方案、推进“和平与发展”进程做出了重要探索。

  来自斯里兰卡农业部的K.P.Somachandra表示,斯里兰卡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今,依赖传统农业的落后做法导致生产力低成为其农业发展的一大挑战。“现在,我们通过引进科学的灌溉体系、创新高密度的种植技术、使用高品质种子提升产量等农业科技方式赋能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经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清表示建立起农业减贫国际合作产销体系可以防范市场风险,将农户通过合理有效方式组织起来,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有助于增强农户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他建议,可以借鉴中国经验,开展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的认证,提升出口产业链的价值,持续唱响国际品牌。

  斯里兰卡鲁胡纳大学农业经济学院高级讲师Dilanthi Koralagama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精准扶贫措施都是中国减贫成功的重要因素。斯里兰卡的农业领域面临着科技变革,将知识、技术附加到农业各个环节才能够最大程度助力脱贫。她希望斯中两国延续《米胶协定》的传统友谊,未来能够携手帮助斯里兰卡提升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力,早日完成脱贫目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巨型西瓜喜开园 黑龙江友谊农场定制农业结硕果
9月的北大荒集团各地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在友谊农场第三管理区水稻育秧大棚园区,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定制农业项目的首个丰收季。近日,随着一颗颗重达百斤的巨型西瓜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闪亮登场,正式拉开了开园采摘的序幕。

0评论2024-09-05527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
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宿州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工作进展、主要路径、具体措施,部署安排下阶段重点任务,加力推进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

0评论2024-09-05507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强田间管理等 多措并举保障秋粮丰收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中稻、玉米进入灌浆期,大豆进入鼓粒期,双季晚稻陆续进入拔节期,总体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苗情长势正常偏好,夺取丰产丰收有基础。

0评论2024-09-03468

全州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会上,传达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学习了农业农村部奶牛肉牛生产形势座谈会、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度会和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通报了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农口重点工作专项通报整改落实情况,对下一步做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0评论2024-09-03459

宣城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成绩喜人
宣城市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兴旺,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注入活力。

0评论2024-08-30485

农业农村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富民、得民心的工程
农业农村部近日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聚焦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摸查田间水利设施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生命线。

0评论2024-08-30494

农业农村部 中国气象局:加强海洋渔业气象防灾减灾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渔业)、气象厅(局、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华风气象传媒集团:

0评论2024-08-28426

用工业思维撬动现代农业——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的调查
地处鄱阳湖之滨的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尽管拥有“全国产粮大县”等诸多头衔,但仍面临着农业产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南昌县把“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放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用工业成果反哺农业,用工业思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实现优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0评论2024-08-28442